臺灣漢族則大多數是福建、廣東兩省的移民,其中,福建以漳、泉兩地移民約占80%,因此閩南語(又稱為"福佬話")為臺灣民間的主要方言,被稱為"臺語",閩南文化又稱為「河洛文化」、「福佬文化」。


  清代漢人到臺灣後,往往是同鄉群居在同一村莊,常沿用原鄉名為地名,並建廟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為守護神廟,移民透過廟宇的祭祀活動,彼此結合成祭祀組織,廟宇就成為移民社會的信仰及活動中心。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如漳州移民供奉開漳聖王;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及觀音、媽祖。


當清朝康熙末,閩南、粵東人陸續進入這個平原開墾,二百一十五年前就道盡了南台灣閩、粵人來台生活,上天賜給他們優良美好生活環境,平埔族也禮讓他們留下來;但因「閩、粵」族群只有「利益的競爭」,缺乏「和諧互讓」,人性的弱點,在此發揮至極,致屢發生械鬥,至今讀來似乎已成歷史,唯希望它不再發生。


閩南人的生活背景及文化特色:
閩南這一名稱似乎甚為籠統,閩是福建的簡稱,而閩南則是泛指福建南部而已。
實則一般所謂閩南乃指福建南部操閩南方言的諸縣,包括漳州府屬的龍溪、南靖、詔安、東山、平和、
長泰、海澄、漳浦、雲霄、華安、龍巖、漳平、寧洋等十三縣,
以及泉州府屬的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
金門等八縣和廈門一市而言。
閩南人大量移民台灣是十七世紀以後的事,在台灣的移民開發史上山舉足輕重地位。
連橫的「台灣通史」中說:「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入營之。」
正好說明了大陸移民到台灣的三次熱潮。
其中,不僅閩南人為多數,在移民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也多屬閩南人。

閩南人移居臺灣後,墾殖過程中,除恐懼生番侵擾外,還要擔心遭毒蛇與病魔侵襲,痛苦之餘,除了祈求神佛與香火保佑平安之外,幾乎別無良策。而主要的寄託來自於福建南方的宗教信仰,並將其移植過來。閩南人的信仰包括著古代的自然崇拜、庶物崇拜和靈魂崇拜等原始宗教;也包括道教和通俗佛教等多神教在內,這些信仰多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當這些宗教和思想累積混合以後,就構成了巨大的民間信仰體系。其中道教所佔的比重最大,通俗佛教次之。


閩南人的祭祀與信仰。


 閔南的的祭祀信仰相當多,主要與其生活環境有相當大的關係,其主要的信仰種類有:


1. 土地與農墾類


(1)與埤圳相關: 如恆春網紗圳,祭祀楊泗將軍


(2)與土地相關: 如祭祀土地公,為保佑農田生產豐盛的守護神


2.海洋與貿易類


(1)瘟神王爺:如東港王船祭


(2)媽祖:如各聚落中心的媽祖廟


3.原鄉的信仰傳統


(1)漳州籍---開漳聖王


(2)泉州籍---廣澤尊王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於漢人移民多自中國大陸渡海而來,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每年大甲媽祖生日總是有許多信徒參與


    流放王船本是福建沿海一帶的習俗,旨在驅瘟解災。早期閩南沿海拓墾之初,因人煙荒漠,瘟疫時起,四處瘴癘為害,加上醫療衛生不良,死亡人數有增無減,使「王船」成為西南沿海極盛行的宗教活動:原來令人畏懼的無祀鬼癘化身,轉而成為可以討好安魂的瘟部正神。後來,民間更賦予瘟神「奉玉旨代天巡守」的令名,以求其遊走稽查,遏止瘟疫,並被掛上「醫神」的招牌。因此由鬼癘一躍成為「王爺」,「千歲」。因為其與海洋文化的密切關係,使得其後在信仰上,與媽祖近似,故兼具海神身份,「流放(焚燒)王船」便成為王爺祭祀的重要象徵,一般稱為「王醮」,現多「三年一醮」。



    早期的王醮,是送王船,即製作一艘王船,讓其漂流出海,以將瘟疫驅逐出境。當王船擱淺至某村莊時,當地居民必須再建醮一次,擇日再送王船出海。後因再建醮造成該地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將「送王船」改為「燒王船」,不再漂流出海,沿襲至今。


東港王船祭



 


  閩南人的生產方式與日常生活


    閔南人的生產方式,以農業開發為主,其地主與家族為開發主體,形成各式的組織,而商業經營者,以行郊或寺廟為組織方式。



    在日常生活的飲食方面,以米食為主,並相信穀粒中藏有超自然靈力,是為「穀靈」。逢年節並準備各色特殊米食,用以祈福,並在米食上做出許多吉祥花樣。在生命禮俗及歲時節慶之時,會製作特殊的米食配合:例如各類「粿」。


閩南人外遷台灣是眾所皆知的史實,有關的史籍也很多,無須在這裡詳述。有學者指出,歷史上閩南人移民台灣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鄭芝龍船載災民入台,主要是生存型移民;第二次是鄭成功驅荷復台,是軍事行動帶來的政治型移民;第三次是自清初康熙至嘉慶百餘年的移民潮,主要是生存和發展兼有的經濟型移民。此次移民台灣,漢族由清初的24萬人,到嘉慶十六年(1811年)增至208.61萬人。一百年間,增長10倍!其中絕大多數是閩南人的移民。

據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日台大辭典》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當時台灣講漢語的人數為284萬人,其中講閩南話的有230萬人,佔81%。此時,閩南人已成為台灣的主體居民,這是無庸置疑的。在講閩南話的人中,以泉州人和漳州人為主,泉州人有120萬人,佔52.2%;漳州人有110萬人,佔47.8%。又據1926年“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當時台灣漢人增至375萬人,福建籍312萬人,佔漢人口83.1%,佔台灣人口73.5%。在閩人中,來自泉州的佔54%,來自漳州的佔42%。

今天台灣人所說的“台語”,便是道道地地的閩南話。


  


六十年前的一張批

作詞:澎恰恰 作曲:澎恰恰 編曲:陳國華

六十年前的一張批 是伊尪乎伊最後的話
伊講要出外做工課 日子真快著會過

不愛甲人講話 插著拐丫 一步一步慢慢啊走
同款的海邊 同款叫伊的名 阿婆啊不曾看破

黃昏鳥隻飛過 牽著孫丫 一字一字慢慢啊看
同款的故事 同款講彼一句話 過年就要返來

六十年前的一張批 不知伊夢中甘有來陪
批紙的色水已經褪 思念何時才會過

六十年前的一張批 也嘸寫地址怎樣來回
南洋的所在若有經過 好心的人替伊找

六十年前的一張批 不知伊讀過幾千萬回
山頂的草木已經白 冬天的風吹未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