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灣尖石衛星地圖



往內灣站行駛的台鐵支線火車



內灣的大嬸婆石雕



內灣親水公園



親水公園內的水塘拱橋



由涼亭遠眺親水公園



內灣地圖



庄頭伯公廟位於中正路底。伯公廟就是土地公廟。這座伯公廟與內灣廣濟宮一樣,都已經過改建,廟身相當新穎,沒有特殊之處。較值得一提的是廟後方有兩棵樹根相連的大茄苳樹。茄苳樹的樹幹巨碩,至少應有百年樹齡。



廟旁的白色百合花



紅白相間的百合花



大嬸婆-劉興欽的漫畫



用紙板做成的公牛



小時候喜歡看的機器人漫畫



內灣老街位於內灣車站前,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之後,展現全新風貌。內灣老街總長約有200公尺,街道兩旁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野薑花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牛浣水、過鍋米粉……等客家美食。內灣老街多數店家,只在假日開門。開店時間為上午九時三十分至晚間九時三十分,供應餐飲及客家擂茶、點心,店家還不定時推出地方傳統手工藝活動。




轉角有賣乳牛冰淇淋



替很多名人素描的畫家



梅干菜是內灣的名產



很可愛的西瓜人偶



大嬸婆的家-展覽館門票50元



展覽館入口在學校的操場旁



劉興欽漫畫的展覽館



內灣火車站



火車站前高聳的椰子樹



由火車站遠眺對面的商家



內灣林業展示館外的小火車



原住民服裝租借拍照



內灣吊橋



內灣吊橋橫跨油羅溪,為昔日為內灣市街與南坪地區的連絡通道。吊橋全長約147公尺,寬約2.6公尺,可供人車通行。新的水泥大橋-「內灣大橋」完工後,內灣吊橋轉型為純為觀光遊憩用途。



內灣吊橋下的油羅溪谷極為開闊,水流清緩,溪谷的卵石淺灘成為遊客戲水烤肉的遊憩景點。



吊橋對岸有一些遊樂設施-青蛙跳



過了內灣吊橋,向右轉,沒多遠就可看見南河町餐廳



阿三哥餐廳



餐廳門前的那條上坡的水泥路,即可通往南坪古道的登山口。



新建的內灣大橋



遠山藍天小橋構成一幅很美的景色



由新橋遠眺吊橋



整個油羅溪尚在枯水季



吊橋上的遊客



 



 



北角吊橋



這座連結南岸義興村、北岸嘉樂村的全台單跨距第二長的吊橋,採「紅橋門架與鋼纜懸吊系統」設計,外型既美觀又牢固,定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停佇及攝影,可望成為尖石鄉的新地標。



一對情侶帶著他們的愛犬過橋



橋的另一端



橋本身蠻長的



油羅溪河道



 


座落在溪水間的大石



尖石很像屏風



溪釣的遊客



這邊的溪水清澈呈碧綠色



通往尖石鄉的陸橋



尖石 特別的V形雙橋



彎延的溪水



溪中大石林立



枯樹與旁邊茂密的樹叢成強列的對比



原住民信仰的錦屏教會



紅色鐵橋旁的梅嘎蒗部落牌樓



錦屏村



通往天然谷溫泉的要道



天然谷溫泉立的泰雅勇士原住民雕像



青蛙石,青蛙石所在的溪谷,是頭前溪上游的河谷。青蛙石面朝山蹲著,並有兩顆突出的眼睛,做跳躍狀。



青蛙石,跟據原住民族的傳說,從前有一隻青蛙,為了追食一隻大蚊蠅,
蚊蠅飛到山頭上去,受陡峭的山壁所阻,青蛙始終不敢躍上去,眼睜睜的望著山頭數百年,
終於物化為石頭



由於谷中巨石參差,落差極大,極易形成大小不一的瀑潭,其尾端就有一個高約五十公尺的瀑布,
水勢浩大,下方形成一處深潭。



 



 



看到涼亭就表示到了青蛙石囉,請記得下車觀看,以免錯過一個藏在河谷中的景點



復興一坑旁邊的台車和入口



對面的原住民木雕



復興一坑曾經風光一時,當年鼎盛時期,該礦坑的工作人數超過千人,是尖石鄉最大的一處採礦區。



坑口處已封閉



坑口前有一處斜坡為了讓台車滑入



民國七十三年復興一坑封閉至今,不過當時留存的各項煤設備,至今仍保留完好,只是缺人照料,
全部都已生鏽,不堪使用。



風坑



遺落在鐵軌的台車與廢棄的設備



最近兩年來,尖石推動產業文化計劃,將採煤產業列為觀光休閒文化項目,
並獲縣府觀光局補助五百萬元把「復興一坑」復舊,同時整修為採煤展示館,供遊客參訪。



老舊的馬達設施



空空蕩蕩的房舍



廢棄的台車



原住民部落



沿著油羅溪谷而建



桃花園餐廳



那羅部落



山上一片竹林



往宇老的產業道路



愈爬愈高,山上開始飄霧



眺往遠山,原來已爬那麼高了



整條道路空無一人,偶而可見單車族



看到往李棟山古堡的標示牌,我往左叉路下行,騎了一段路找不到李棟山古堡即回程



回到剛剛的天然谷



下到溪谷雨也停了,準備回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