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來自天津的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向大會提交了“用10年時間廢除簡體字”的建議,他的這條建議3月3日在媒體上公布後,很快就引起了震動,“擁簡派”和“廢簡派”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一場大論戰。


    筆者既不是“擁繁派”,也不是“擁簡派”,是“擁真
理派”。因為,從雙方論戰的情況看,可以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來概括之。難道在廢繁或廢簡之間就沒有一條中間道路嗎?應該有,也必須有。因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復雜的,不能用一分為二的簡單粗暴的辦法來解決。而我們過去經常犯的錯誤就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沒有中間地帶,也不符合孔夫子“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 


    繁體字,在歷史的長河中的確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繁體字是一種講道理的文字。比如有人說的愛(爱)字,這個字的繁體字就是非常講道理的,因為有字裏有一個心字,愛當然要用心,沒有心還怎麼愛?用什麼愛?


    除了這個愛字,還有後字,這是兩個不同的字合併而來的,一個是後,一個是后。前者是前後的後,後者是皇后的后,完全不是一個字。還有一個發字,也是由兩個不同的字合併而來,一個是頭髮的發,一個是發展的發。記得在廣州某個理發廳的招牌上寫著“發藝”(發藝),其實應該是髮藝。還有一個鬥字,也是由兩個字合並而來的。一個是鬥爭的鬥,一個是一斗米的斗。上述的後、發、鬥,調不同,字也不同,意義也不同,很容易出錯。


    說到繁體字講道理,還有很多,比如動字,繁體字是動,理解為“用重力或使物體動起來”,而动則不知所云,難道是你給云彩用力讓它動的嗎?雲是動的,但它和力量沒有關係。還有旅遊與游泳的游字,也是兩個字合並而來的,旅遊的遊是帶走之的,表示是與人走路有關,而游泳的遊是三點水,表示是與水有關。現在都成了一個帶三點水的,讓人感覺旅遊好像是去游泳。 


    再有,有一些象形字,比如車、東,前者的繁體字車就是一個車把形狀,讓孩子們一看就知道,一根車軸直穿兩個車輪和一個車身。而東字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太陽(日)從草木中升起謂之東方,也有解釋為是燈籠的形狀,燈籠是發光的,大地由暗變明,先亮的一邊就是燈籠亮了一樣,謂之東。無論哪種解釋,都有其合理的地方。而簡體的車和東,無論怎麼說,也跟車子和東方搭不上界。還有塵土的塵字,這個“小+土”看上去有些道理,但它失去了繁體字“塵”中鹿奔跑帶起塵土的那種讓人一種彷彿看到一幅畫面的內心感受。


    當然,簡體字也不是一無是處,筆劃減少,寫起來方便。正如有的專家所說,實際上漢字的簡體字是早已有之的,不是從解放後才有的。比如萬字,它的繁體字和簡體字可以說是同時存在的,無論是萬還是萬,都是蝎子的形狀演化來的。而且,許多簡體字是從古人書法中楷化而來。比如前面提到的車、東等字。便于書寫是簡體字的一大優勢。比如醫生的醫字,繁體的醫(醫)字筆劃太多了。有的字簡化得就很好,比如眾字,繁體的眾,沒有三人成眾來的直觀,更講道理。


    既然繁體字與簡體字各有優勢,不妨把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筆者的建議是寫簡識繁,印刷使用繁體,書寫使用簡體,當然也可以使用繁體,都不算錯。或者,為了表示取其長,對繁體和簡體漢字進行一個徹底的疏理,看看經過過去50多年的沉澱,哪些漢字簡化後有問題,哪些漢字簡化了比較好,哪些漢字需要恢復繁體字,讓漢字更易學,減少因簡化丟失太多的信息。


    總之,以筆者之淺見,繁體字和簡體字絕對不是水火不相容,不要搞得非要你死我活才行,讓繁體字和簡體字和平相處。


中國大陸禁止繁體中文、推行簡體字多年,近年來竟颳起一股「前衛又古典」的繁體字風。 從都市小學生到偏遠地區的90歲老翁,全大陸集體補課。
在廣州港商銀行工作的陳羅(化名)一天生活是這樣過的:早上進辦公室,在MSN上與香港使用繁體中文的同事聊幾句,中午則和客戶到掛著繁體字招牌的「廣州酒家」飲茶,傍晚在天河區的漫畫屋看一小時台灣版《火影忍者》,傳一個繁體簡訊告訴老爸,書法已經拿去裱褙了。
回到家,一面拿著印有「墾丁」字樣的星巴克咖啡杯喝水,一面用繁體字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比較村上春樹小說簡、繁體兩種翻譯版本的不同點。
「繁體字既前衛又古典,『搞搞酷』是肯定要用繁體字的,」陳羅操著廣東腔說,使用繁體字同時代表著有國學素養,又與港台流行前端接軌,已是大陸小資必備情調,連青少年都必須會讀繁體字漫畫書,才能在流行次文化裡比同儕領先一步。
從特許文化到普羅文化
大陸在1956年頒布「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審定通過「簡化字總表」,大幅減少中文字數目,加快消除文盲。至今大陸官方對這項「革命工程」仍引以為 豪。1990年代,大陸更進一步要求主要報刊《信息時報》《民營經濟報》等必須廢除沿用多年的繁體書法報頭,改用簡體字。
直到2000年頒布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賦予繁體字「除外條款」,凡是文物古蹟、姓氏中的異體字、書法篆刻藝術品、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出版、教學、研究需要、官方批准特殊案例等,都可使用繁體字。
這個「方便門」一開,繁體字風潮已經逐漸在大陸加溫起來。會寫、會看繁體字,甚至成為時尚的象徵。
首先是台港餐廳紛紛啟用繁體招牌,從廣東、上海到北京,使用繁體書寫的餐廳招牌似乎成為賣座保證。
近日在上海火紅的「潮人軒」「福祿居」「屋企湯館」等餐廳都以繁體字招牌標榜時尚感與異地風情,食客大排長龍。
而真正促進繁體字潛流的社會因素則是這兩年的大陸國學熱。目前全大陸有超過1億個學童加入《論語》《莊子》和唐詩等古經典的誦讀工程;中央台十套由學者講述《紅樓夢》《三國志》、清史的「百家講壇」更曾創下0.69%的收視佳績。
古文物拍賣市場頻頻以高價落槌,藝術品收藏風氣所及,連現代油畫家劉小東的《三峽新移民》畫作都在2006年12月初拍出人民幣1000萬(約台幣4100萬)的天價。
因古典文學、歷史、書法藝術等作品都是使用繁體字,國學熱自然帶動一股繁體字學習風潮。大陸文化界戲稱,這是一場商業領軍的「集體補課」,從都市小學生到偏遠地區的90歲老翁都被捲入這場文藝復興運動裡頭。
時尚史學家大賺版稅
集體補課現象以「百家講壇」的造星運動最為人所矚目。
該節目在2001年7月開播時,因曲高和寡,收視率只有0.02%,但在電視台內部的「末位淘汰制」壓力下,製作人員力圖將學術論壇親民化,由學者以說書的方式講解歷史、典籍。作家劉心武以細火慢煨《紅樓夢》,引爆紅學熱潮。
三年前,「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清宮戲走紅時,製作單位趁勢推出「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講座,讓該節目收視率攀升至中央台十套冠軍。製作單位開始在全國 各大學「選秀」,甚至發展出擔任過高中老師者特別會說書、講典籍要加述歷史背景、邊說邊分析提高懸疑性等提高收視率的節目製作know-how。
《品三國》《論語》將易中天、於丹等人推上「時尚史學家」的寶座;2006年夏天,易中天的《品三國》書稿以首批印量55萬冊、14%的高額版稅賣出,讓他淨賺人民幣500萬(約台幣2050萬);接著11月於丹的《於丹論語心得》則首印60萬本,再破紀錄。
「易中天舉辦簽書會時,媒體還只形容他『簽壞幾支筆』,等到於丹簽書會時,乾脆直接報導『破簽售紀錄,8小時簽書8000本』,」《北京晚報》記者孫小寧 說,原先有「改革開放落伍者」形象的國學家搖身一變成為官方媒體上的明星,這股中央台的「領頭羊效應」讓傳統文化融入藝文生活,不再有政治敏感。
繁體字融入現代建築設計
現在的北京就如20世紀初「沙龍」遍布的巴黎,到處都有藝文人士、企業家聚集的「雅集」,週末時光請來崑曲名票、名角講戲,現場有人手操古琴、吹日本清笛、泡茶、當眾揮毫。
「帶著蕭瑟感的古意,繁體字圖像自然出現在生活中,」北京知名選書人王冬說,購買書法名帖、收集大陸知名作家的繁體字書籍成為一種藝文界的時尚。
過去室內裝潢只有掛書法字帖時才出現繁體字,現在更多設計師也將繁體字以各種設計、裝置融入建築中。如平面設計師蕭艾在設計「西西弗」連鎖書店時,就特地將篆書、楷書等不同字體的象形感融合在一起,在天花板上蜿蜒出一條河流的意象,引起矚目。
蕭艾表示,簡體字較不具備方塊字架構,如《長恨歌》的「長」字,簡體字寫作「長」,少了那麼幾橫,字體上不但不穩,也難以表達出詩歌裡那種綿延不絕的悔恨。
不過即使繁體字已重獲藝文、設計界的重視,但大陸教育仍以簡體字為主。雖然許多年輕人學習書法時,運筆的感覺、線條的優美度都有,卻常常出現會寫不會認字的情形,大陸也因此出現「文盲書法家」的新名詞。
繁體管理書變身「好門道」
除了時尚、國學熱外,繁體字管理書籍也是企業界的最愛。
目前許多台資與陸資企業鼓勵員工閱讀翻譯速度較快、內容較完整的台灣企管書籍,台商在與大陸企業家交流時,也喜歡贈送台灣出版的企管書。
百腦匯總裁蔡明賢表示,以往台商與大陸企業做生意,最重視的是「關係」,喝酒應酬是生意成交與否的關鍵。但隨著大陸經濟發展,中國經理者對經營管理的新知識、新觀念也愈來愈重視、渴望。
蔡明賢就常以台版企管書贈送大陸企業家與記者,日前就送了一本《藍海策略》給百腦匯上海店的合作伙伴「美羅城購物中心」總經理徐春華。
徐春華收到書,欣喜不已,仔細閱讀後,還和蔡明賢討論書中的觀點,以及如何實際應用到商場的經營管理上。
百腦匯每年中秋節會贈送員工書籍,2006年和2005年的選書就是《藍海策略》和《認識自己的身體》,一本是企業創新,一本是健康新知。百腦匯各分店定期舉辦讀書會,台幹返台時購買財經雜誌與陸幹分享更是常態。
文化潮流推波助瀾,大陸學界也出現學生要「用簡識繁」的聲浪,中共教育部2006年6月舉辦的一場漢字應用問題的研討會中,就有專家指出,台港澳使用繁體字為主,為與國際接軌,中小學及部分高等學校的專業課程必須加強繁體字教育。
針對這個倡議,中共原國家語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社科院教授陳章太表示,簡體字是一種自然進化的過程,在大陸教育發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全球化發展情勢已發展至此,學生能認識繁體字「有好處,沒壞處。」
誰能想到,推行簡體字50年後,今天繁體中文竟能逐漸走入大陸各行各業人士生活中,變得這麼有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