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光是初學者較難掌握的攝影技巧,雖說現在相機的測光功能先進,但也不是百發百中,尤其在太亮、太暗、明亮對比太強,及逆光的環境下,如果讓相機自動測光,就很可能會出錯。



傳統上,相機測光的要訣就是:拍攝明亮、白色或反光的景物,如陰天的天空、白雪、淺色的牆、沙灘,或金光閃閃的廟宇時,相機會誤以為光線太強而減低曝光量,反而拍出太暗的照片,這時就要增加相機量出的曝光(正曝光補償,+EV)。
相反地,拍攝較暗的畫面,如黑色的背景、深色的衣服等,相機會做出光線不足的誤判而增加曝光量,故需強制減少曝光(負曝光補償,-EV)。


補償多少視乎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畫面大部分都白得刺眼要加2-2.5級,陽光下的大片雪地加1.5-2級,陰鬱的雪地則只需加1-1.5級左右。



拍攝雪地需增加曝光



Must know:曝光補償
相機的測光功能,可能會受一些環境因素誤導,為了得到正確的曝光,攝影師要用手動強制修正,增加或減少相機顯示的曝光。這種修正稱為曝光補償。


這老方法主要是針對傳統的中央權衡測光 (Center-weighted Metering) 和局部/重點測光 (Partial Metering / Spot Metering) 來使用,可是現在的相機大都預設為多區測光(包括評價式測光、矩陣測光等),在測光時,會同時考慮畫面中的明暗分布和反差等情況,廠家聲稱這可以讓測光更準確。實際應用上,分區測光的確在大多情況下能得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尤其拍攝負片或數位照片時,多能獲得「雖不中都不遠矣」的曝光。不過由於我們無法知道相機會如何調整曝光,在某些場合反而較難掌握。例如一個傳統上要加1.5級曝光的雪景,相機可能自動只加1級,反會令曝光不足,若不理會,照片卻又會太暗。



對焦點偏離太陽的測光結果



對焦點接近太陽的測光結果



另外,同一個畫面,在不同的對焦點下,相機也會作出差別很大的曝光。所以遇上明暗反差大、明暗位雜亂,或很難評估曝光補償的畫面,我會改用局部或重點測光,對著畫面中一些中間光度的東西(如草地、嫩綠樹葉、藍天)測光。若沒有適合的中間光度的物件,只好憑肉眼看見的光度,大約加減曝光補償,或乾脆用包圍曝光。



測好光,設定光圈和快門後,可用曝光鎖 (AE-Lock) 重新構圖和對焦,但保留曝光值。這方法雖然比不上專業攝影師用灰卡或測光錶來得準確,但勝在簡便快捷,而效果也很好,很適合業餘的旅遊攝影,在實戰篇中有不少使用這種方法測光的例子。



天空、水和地面的明暗反差大,難以評估相互之間對測光的影響。



對著草地測光的結果。



Must Know:包圍曝光
當攝影師對測光較無把握時,為求拍出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會一次拍三張或以上不同曝光的照片(通常是稍暗、中間、稍亮),稱為包圍曝光。許多數位相機都有自動包圍曝光(AEB)的功能,相當方便。
另一點要留意的是:肉眼能同時看到很強烈的明暗對比,但底片或數位感光元件卻不能。所以我們可以看見近處一片綠林跟遠方的雪山相映成趣,但拍成照片時,卻會因為明亮反差太大,變成有山無樹,或相反地有樹無山。


除了明暗界限分明的畫面,可以利用漸變中灰濾鏡減低反差外,這類問題基本上很難解決,拍攝時就要有所取捨,要麼保留明亮的部分而捨去暗位,要麼集中拍攝暗位。但取捨時要特別留意,不要留下對畫面美感沒有幫助的大片黑色或白色。


 


曝光遷就天空和雲山,樹林變得太暗。



 
曝光遷就樹林,天空和雲山變得太亮。


 


1. 測光的原理
測光就是決定你現在拍攝時的環境光量有多亮,決定你拍攝的光圈快門值要多少。

相機的測光,是將主體當作中性灰的亮度,中性灰的概念是來自所見自然界的平均反射率.
由Ansel Adams 的Zone system
若將畫面中的全黑到全白,區分成0-10階,那麼第五階就是中性灰。
http://en.wikipedia.org/wiki/Zone_system

所以,若將主體的亮度當作第五階
則畫面正常的話,就會有亮部,也有暗部,不會全體過亮或全體過暗
可以得到一張大致正常的照片





2. 為何要使用點測光?
目前的自動相機,測光大概都分成三種模式

a. 全區平均測光。不特別區分主體,整張畫面做平均 (可能中央部份加重計算)

全區平均測光的問題,是會受到畫面中全黑部位、或是高亮度的光源部位影響,這些部位會影響平均值的計算
有高光源在畫面裡,相機會以為現在很亮,但其實亮的只有那一點而已....所以光源以外的部分拍出來就偏暗了。
反之,有黑色部位的話,相機會以為很暗,所以黑色部位以外的部分拍出來就太亮了。

這種時候,就要靠經驗來加減曝光補償。
畫面有白的,就作正補償
畫面有黑的,就做負補償
這些拍多了靠經驗都會知道,實在抓不準也可以靠包圍曝光來解決。歹勢


b. 矩陣測光。相機自動判斷主體,然後對主體部分加重計算曝光值。
各家廠商演算法不一,結果也不盡相同。

矩陣測光,你得先瞭解相機如何判斷主體。
而主體本身的明暗反射率也一樣會影響,頂多只是避開了背景的亮部或暗部影響而已。
所以問題還是存在


c. 點測光。僅用觀景窗中央一定範圍以內的區域做測光,有些高階機種的點測光可以與對焦點連動。

只有點測光,我可以分別對畫面的亮部、中間部、暗部做點測光

以此,在實際拍攝之前,我就能了解畫面全體實際的明暗度分布

而且點測光這一招是完全可以跨平台使用的! 很樂
從DC、135、120到4x5,從相機內建點測光到手持反射式點測光表,方法概念全部都一樣
以此我可以更充分掌握曝光結果,而且不會被廠商的自動測光綁死





3. 點測光的使用心得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 找尋畫面的中間調,對它點測光就ok了

例如這張,我對樓房附近的藍天點測,得到快門1/250
光圈F8,底片是RVP50(iso50)





對綠葉點測,不加曝光補償





大部分的狀況這樣就ok了,但是這方式衍生出兩個不確定性問題....

1. 只有點測的主體曝光是ok的,其他的東西怎麼辦?? (例如第一張我測藍天,那大樓拍出來看不看的見?)
2. 萬一找不到中間調可以點測光的時候?



只要有點測光,這些都可以解決

再來看這張sample,拜日在新公園拍的省立博物館。
我測光的重點還是放在藍天,藍天點測得到1/250





同時我再點測其他的物件,得到如圖示的數據:(光圈一律F8, iso50)
白雲:1/500~1/640
博物館屋頂陰影部分:1/100
博物館柱子向陽面:1/250-1/320
地上的樹林:1/50






所以,如果我用藍天 1/250 當作我拍攝的數據
那麼...
白雲會比這曝光值多約 1 EV;
博物館的屋頂陰影會比曝光值少約 1 EV;
博物館柱子向陽面,則跟藍天差不多。0 EV;
地上的樹林會比曝光值少約 2 EV。


(ps.一個EV就表示曝光量差一倍)

這裡可能要稍微提一下RVP 底片的特性。這款底片是屬於超高對比,低寬容度。
最亮到最暗,我個人習慣上是當做四格(四個EV)來看,
再保守一點的話就當做三格,也就是+- 1.5EV範圍內,
在這範圍內的東西都還可以拍進來
超過的話,不是全白,就是全黑了

所以根據RVP 的特性,以及以上點測光的結果
我可以確認白雲可以拍進來,而且+1 EV 會是偏亮,沒錯
我可以確認建築物可以拍進來,而且-1 EV 會是偏暗,也沒問題
而地上的樹林大概就很勉強了,除了樹梢的綠葉以外,應該會全黑...


使用點測光,在拍攝前就可以知道畫面中各部位的明暗程度,也知道什麼部位可以拍進來,什麼部位不行
拍進來的部位,也知道它是亮部、中間部,或是暗部
以此就可以充分掌握這張畫面。


舉一個畫面沒有中間調可以測的例子







這張百合是在水池裡面,我沒辦法靠過去測光
百合花上的綠色範圍太小,沒辦法點測
背後是黑色的水池太暗了,差中間調太多

所以,最後我是決定對白色的花瓣部位點測、曝光補償+1 EV
讓花瓣維持近白色的亮度

之所以只+1 EV,是因為我相機點測光的點有點大....連花中心也包含在裡面
而花心的亮度沒那麼高,所以取個平均
(ps. 點測光的點範圍內如果有亮有暗,點測光結果就是取該範圍內的平均值)



這張,可以點測的白色花瓣面積比較大,曝光補償開的更高! (+1.7EV)
拍出來ok
這張和上一張的百合,底片都是fortia SP,iso50





再多舉幾個例子
譬如以下這一張:





點測光結果如下
藍天:1/125
大樓的向陽面:1/200-1/250
行道樹:1/20





所以如果用藍天的1/125來拍的話.
大樓向陽面約+1 EV. 會偏亮.
行道樹約-2 EV. 應該會全黑.



拜六的大稻埕夕陽





點測光結果如下
太陽:1/125
太陽附近的彩霞:1/60
畫面邊緣的藍天:1/40. (ps. 這時整面天空的明暗差距不小,所以點測哪個部位的藍天有差)
雲:1/20
(光圈F8, 底片RVP50)




所以我用彩霞的1/60拍攝的話
太陽約+1 EV. 這是畫面主要的亮部,要夠亮但又不能太亮。
藍天約-2/3 EV. 藍天暗一點藍色會更純。
雲約-4/3 EV.

各部位的亮度在拍攝前就都知道了,有亮部有暗部,而且都在底片寬容度範圍內,大可以放心的拍鼓掌



比上一張稍晚一點拍攝的





也是一樣. 用點測光來判斷畫面各部位的明暗程度





太陽:1/60
藍天:1/30
雲:1/20
水面反光部位:1/15
以藍天的1/30為基準的話,通通都可以拍進來ok。


4. 後語
嚴格來說,以上的心得只是確保畫面各部位是否能曝光正常
拍的下來,跟得到滿意的結果其實還有一段距離,儘管是正片也一樣!

從百合花的例子,我大概可以知道Fujifilm的超高對比正片如RVP, fortia一類的
曝光上確實可以上到+-2 EV的範圍
但是實際拍攝不需要這樣冒險,因為那只要其中局部亮度稍微超過一點點就爆了

我會控制在三格左右,例如大稻埕夕陽的例子
亮部在+1 EV, 暗部在-1 EV左右

掃描後,再以曲線控制對比
藍天的漸層階調從亮部到暗部,也可以透過曲線來控制這階調的分布
最後才是色彩的微調整


所以如果目標是高品質的影像,即使是拍底片,數位化之後,數位暗房手續依然是必要的!



最後,數位相機有沒有必要這樣做呢? 直接拍、直接看、不對就再拍,不就可以了?

阿....這也沒錯,這確實是數位相機的優勢
但是,如果能用這個概念,在拍攝前就對畫面的明暗分佈有一定的了解
就不用每一次都要先拍了才知道結果
而是在觀察景物的時候,加以點測光輔助,就知道結果了。

不拍拍看,不知道結果如何。一開始總是難免的....任何人都會經過這一段
只要累積足夠的經驗去判斷現場,拍攝動作就不用重複試誤,而是越來越精準,對自己想要的畫面能掌握的更明確!

當然,若你能用眼睛觀察就知道可以拍或不能拍,以及拍出來效果大概是怎樣的話,你的觀察能力就會更犀利、自由度更高,更能找出別人找不到的題材!
因為別人必須拍了才知道,你卻是用看的就知道能不能拍

我相信這是求進步的好方法之一

以上,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