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稼樓顧名思義,當年可遠眺田園農夫耕作之景。二樓四周有露天平台,以便登樓遠望,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阡陌相連,盡收借景之趣。樓前方有八角形門洞及海堂池,池雖窄小,但以充滿曲線的石欄及拱橋來設計。樓前小院圍以書卷牆,象徵開卷有益,兩側闢八角門洞,八角形與書卷折線相映成趣。牆上水果形漏窗,取柚子、南瓜、仙桃、石榴為圖案,象徵福祿壽喜寓意。觀稼樓本身為園中第二大的建築物,同時,為榕蔭大池主景建物與背景,使人不能一眼望穿水池與假山群。附近有一孔雀園,昔日孔雀園對面假山洞內飼養猴子,除增添生趣亦有封侯之寓意。




 



 



 



 



「觀稼樓」兩側有書卷式雲牆闢八卦門洞,牆上開瓜果形漏窗,取柚子、南瓜、仙桃、石榴為圖案,象徵福祿壽喜寓意。



觀稼樓前的蓮花池



扶桑花



 



 



養孔雀的「梅花亭」,裡面豢養著一對孔雀,昔日孔雀亭對面的假山洞內還有飼養猴子,除增添生趣亦有封侯之寓意。



 




 




「林家花園」整個庭園由曲廊路徑變化而成,在廊與牆之間夾出形狀與性質各異之院區,園景變化多端,精巧雅致,處處皆勝景。



「簃」為閣邊小屋之意,乃遊憩觀賞花卉之所。香玉簃建築本身由曲廊路徑變化而成,曲廊迤邐曲折,有時依牆而行,有時又轉折向外,因而在廊與牆之間夾出形狀與性質均有不同之小院,其間布石,或置景花台等等,其轉折連接所傳達的人體行進間的韻律變化,增加園林風景的深度與層次。
  簃前為花圃,每至花季,遍地似錦,與周圍臺閣相映,富有詩情畫意。



 



 



 橫虹臥月為一座弧形的陸橋,其名優美,意象與寫景皆俱,弧形橋面如虹,而拱形門洞有如半月,故得名。
  橫虹臥月居全園樞紐位置,將全園分割成前後兩大區域,使遊園者不致一眼望穿園的後半部,營造視覺層次與隱蔽之效,園林設計常用的手法。
  橋下由珊瑚礁砌成洞窟通道,低矮幽暗,順之可抵猴洞、觀稼樓。



「橫虹臥月」為一座弧形的陸橋,居全園樞紐位置,將庭園分割成前後兩大區域,弧形橋面如虹,而拱形門洞有如半月,故得名。



 



 



 



 



來青閣為昔日招待貴賓及貴賓下榻之處,亦為俯覽橫虹臥月的虹橋與定靜堂間植百花之所。
  登來青閣遠眺,大屯、觀音等山憬然入目,故名來青;為全區最華美的建築物。原先沿著迴廊前來的牆上雕有周凱的書法及謝琯樵的竹畫,可惜早已剝落不全,經修復完全的只有道光十六年周凱題「朱子讀書樂詩」。閣的兩側設有庭院,以花牆做區隔,牆上鑿設漏窗,造型優美富函寓意。



「來青閣」取〈青山綠野入眸來〉之意,是全園區最高的建築物,屋頂採歇山式,飛簷高昂,門窗精雕細琢,為林園中建築之冠。



「來青閣」兩側設有寬廣的庭院,並以花牆做區隔,牆上鑿設漏窗,造型優美、富涵寓意。



「來青閣」為全園區最華美的建築,為招待貴賓及貴賓下榻之處,昔日登上二樓觀看時,可看到周圍稻田綠油油的景色,因而得名。



 



 



「來青閣」正前方有一座名為〈開軒一笑〉的戲亭,戲台上的屏風稱為〈太師壁〉,當年林園專屬戲班子在此粉墨登場演出娛賓。



來青閣內堂導遊正在解說



大家都專心在聽導遊講解橫樑的雕工



上面的浮雕與燈籠



擺瓷器的桌椅



書法



側門



樑柱




有兩位妹妹穿起了古裝,我以為要表演,沒想到是要在此拍照,準備學校作業



妹妹穿起古裝擺pose,很像布袋戲偶



要進三落大厝參觀要預約,每人要去售票口拿票才能參觀,每梯次限額30名,導遊正在行前解說



半月池



經過林家三落大厝前,會先看到一座半圓形的池塘,我們叫它半月池。半月池的功用很多,除了提供一部份用水外,失火時也可以用來救火。另一方面,發生械鬥時,半月池也可以當作堅強的防禦工事,加上三落大厝的入口是兩個小門,敵人如果來犯,就非常不容易進入。但是並不是每個人家都可以建半月池的,必須要家中有人做官或者科舉考試中舉,才得以興建,而林家不但有舉人,還有不少人做官,所以興建半月池,是林家身分地位的象徵。


三落大厝的庭院中立著一塊刻著「聖旨」的石雕。這一座石雕,原來並不在這個地點,而是安置在新莊的鍾氏石坊上面,因為這座石製的牌坊倒塌了,林家的後人,才另外在三落大厝的庭院中做了一個簡單的台座,來安置這塊聖旨石雕碑。


  為什麼會設立鍾氏石坊呢?原來林維源以他母親鍾氏的名義捐錢救濟大陸的災民,清朝的慈禧太后特別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贈的,除了獲頒石坊外,之前還另外頒了一塊「尚義可風」匾額,用來表揚鍾氏的義舉,現在這塊匾還懸掛在三落大厝裡。



三落大厝



為什麼林家的住宅要叫做三落舊大厝、五落新大厝,「落」和「厝」各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建築裡,「落」是用來計算房子平面佈局的縱向單位。三落大厝,代表由屋子正面往裡面算共有三排房子;如果有五排房子,就叫做五落大厝。而「厝」本來是指停放死人棺材的地方,大陸福建一帶的人以及從福建移居到台灣的人,都叫自己的家做「厝」,這是因為受到佛教的影響。佛教的思想認為生死都是一樣的,所以活人的住屋也叫做「厝」。



三落大厝屋頂的建築方式叫做「燕尾」,在以前只有大官或是特別有錢的人家裡,才會蓋起燕尾形式的屋頂喔!看!屋頂尾端向天空分叉延伸,像不像是燕子正要展翅飛向藍天呢?


  


三落大厝跟後面高樓大廈形成強烈的對比



三落大厝又叫做「光祿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名稱呢?這是因為當時房子的主人林維源曾經協助建造台北城、開墾荒地、興建鐵路,又捐了不少錢救濟災民,官越做越大,終於得到太僕寺卿及侍郎的頭銜,林家的三落大厝也被封為「光祿第」,藉以彰顯林家的豐功偉業。


往屋子裡走去,磚牆上砌成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各種形狀再以巧妙的排列組合,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大門兩側,甚至還有雕刻成吉祥圖案的紅磚;木門、窗戶上,也以各種幾何圖形排列,形式多樣,色彩豐富,充分展現匠師的巧思。


  


「三落大厝」建築承襲閩南風格,以磚木為主要建材,牆堵有經典的磚雕作品,鏤空木格窗透雕四季花鳥及幾何圖案,極富立體感。



雕樑畫棟來形容三落大厝非常貼切,因為以雕刻作木構件的裝飾是中國建築重要的特徵,木雕多表現於檐廊下棟架與門窗部分。



三落大厝後面



三落大厝共有三進兩護龍,這是最後一進的背面樣貌,在以前只有大官或是特別有錢人的住宅,才會蓋起燕尾形式的屋頂。



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