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是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初期全島最高行政機構-台灣府府治所在。其商業繁榮,文教興盛,官府衙署林立,城區面積居全台之冠,故而城垣之規模與氣勢亦非他處可及。


  其實台灣地區之防禦工事,在康熙年間可說簡陋之至,以刺竹環插的藩籬,就是當時各行政區聊備一格的蔽障。



昔日的台灣府官府衙署僅編竹圍籬




  康熙60年(1721)「鴨母王」朱一貴舉事,台灣府各廳縣望風披靡,但50日後又為清軍收復。這種攻勢發動者能輕易獲勝的原因,未嘗不是因刺竹無險可守之故。所以閩浙總督覺羅滿保曾奏請興建台灣府城,不料後來吳福生起事,雍正皇帝於是降旨批駁。


  雍正皇帝反對建台灣府城不是沒有原因的。早在將台灣納入版圖時,朝廷就認為「台灣乃海外孤懸之地,易為奸宄逋逃之藪,故不宜廣闢土地以聚民」。所以當年清廷的台灣政策就是強烈的防台政策。如果在此建城堡,豈不反成亂黨的根據地?


  然而在巡臺御史禪濟布與地方官員用心經營下,雍正皇帝嘉許之餘,對於上書請求建城之議,乃酌情放寬,准予以木柵為城。但對於興築磚土城垣之請,則始終不准。



 早期的台灣府以木柵圍城


  乾隆40年,知府蔣元樞因為木柵城垣年久失修,乃在舊柵之內另築新柵。新柵較舊柵加高三尺,並於扼要處所建敵台。


  乾隆51年林爽文舉事叛亂後,面對「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台灣,清廷覺得修築城垣花費之銀兩不過百萬,遠少於平亂支出,故乾隆乃諭令台灣府廳各縣皆改建城垣。


  由於台灣府土性鬆浮,如果用磚石砌牆垣,則需釘樁補強,且石料產於內地山中,搬運不易,以當地砂土燒磚,磚塊質材又過於酥脆。因此在成本的考量之下,福康安等人決議修築土城。



改建為土城的台南城



  土城興建時,其東、北、南三面城垣,依當年之木柵城舊基,改為土牆。所用之土埆為黏土裡摻有搗碎的貝殼、磁片、磚片,層層壓實後其硬度不下於石塊,外側再以蚵殼灰、糖漿、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作牆面,其結構更形堅實。


  由於西側臨海,故西牆垣走勢與海岸平行呈一直線,東北南三面圍繞市區則略似弧狀。古人將台灣府城的全貌形容為「半月沈江」,故別稱「半月城」。乾隆51年(1786)興工,56年竣工,為清代台灣地區規模最大、形勢最雄偉的城池。



台南東門外的竹塹甕城


  道光15年(1835),平定張丙之後,朝廷應閩浙總督程祖洛之請,從小西門經大西門至小北門止,擴建外城,將西門外之市集、民居皆圍繞在內。翌年,又於大東門外另築外郭一座。


  同治元年(1862)5月11日發生大地震,城樓城壁半數以上坍塌,由地方官據實上奏,乃准以磚石修建。同治13年,城垣又因暴風雨傾倒一千餘丈,當時來台之沈葆楨乃以三合土將損壞之部分修復。


台灣府城
  日據時期,在都市發展的理由下,1907年,拆除大西門及附近城垣。1915年,大北門及周遭城垣亦被清除。1919年,小南門及其城垣終究在劫難逃,下場如前述二門一般。1911年,未被拆除之大東門、小西門被規劃為都市中的綠地。


  台灣光復後,小北門傾毀後未加修復,民國51年,大東門、大南門坍於颱風中。民國57年,因交通規劃,遷小西門於成功大學校內。數年後重建大東、大南二門之城樓,並在大北門遺址上立石柱紀念。



昔日的小東門       



                                             
昔日的大西門 



 
     
 
昔日的大北門



 
昔日的小南門 
 
   
 
昔日的大東門 



今日的大東門 




 
 
昔日的大南門及其坍毀的甕城



 
今日的大南門甕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