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舊城是中台灣第一處古城區,最早起源於18世紀清朝雍正時期的竹城建築,19世紀初期在歷經多次民變後,面積約50公頃彰化舊城區改以石城結構。然而日本統治後,基於安全及道路工程因素,彰化舊城區的城門與城牆陸續遭到拆除的命運,原有的舊城面貌與機能轉趨現代化。


國民政府來台後,彰化舊城區進一步在道路建設及郊區發展的壓力下,逐漸喪失城市中心的地位。目前彰化舊城區內尚有10多處的文化歷史古蹟及山、海線鐵路交會的火車站,如何善用這些文化古蹟優勢,創造彰化舊城區的機能轉化,成為具備商業便利性及住宅多樣性的小而美歷史城區,將是探討舊城區更新的重要方向。


前言
彰化市位於彰化縣之東北角,東倚八卦台地之北段、北瀕大肚溪、西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昔為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半線社之所在地;清治初期1684-1694年間(康熙23-33年)由於漢人的開墾,「半線庄」開始出現,而在清康熙晚期更形成具有較強商業機能的「半線街」;「半線街」所在的位置,正處於一個交通節點位置,是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各社往來及漢人移民開拓路線的必經之路的中心所在,故「半線街」在清代可說是台灣中部的一重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心。彰化原屬於諸羅縣的半線社,至1723年(清雍正元年),才將諸羅縣中,南起虎尾、北抵大甲的百里之地,分出設立彰化縣,這是彰化設縣的開始。
彰化縣治設於「彰化街」(原名「半線街」,今日之「彰化市」),自此歷經清代、日治、戰後至今的發展,「彰化市」一直是彰化縣的行政、經濟、社會、文化的首要中心,也是台灣中部的核心都市之一。


 

建城歷史概述
彰化古城的歷史沿革始於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當時的縣令秦士望,有鑒於彰化初設為縣,尚屬草創時期,所以積極振興教育,治理縣政之外,有感於彰化縣治之所在,並無城池可為防禦,致使屢遭民變事件之擾。
1732年(雍正十年)五月,大甲西社的平埔族人,聯合沙轆社及吞霄社圍攻彰化數月之久,致使彰化生民不勝其擾。為了要加強防禦的功能,縣令秦士望仿效當時的諸羅(今嘉義)縣令周鍾瑄的方法,把當時彰化街的周圍種植了刺竹林,做為防禦的工事。因為莿棘,其幹高直且密聚叢生,因此早期農家民宅,均插刺竹為籬。縣令秦士望,當年將刺竹遍植在彰化街之四周,確實有隔離區分城裡城外的作用,並且在彰化街區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設立了四個城門,做為人車的出入通道,這是彰化最早的-莿竹城。




彰化縣莿竹城概況圖
資料來源:圖改繪自《重修台灣府志》,摘自《台灣的城牆與砲台》;乾隆六年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城市,都建有城牆及城門。


 

十八世紀末林爽文之役與彰化竹城改造
林爽文原為漳州平和縣人,來台後定居彰化縣大里杙(今天的台中縣大里市)。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間,曾經有漳州人嚴煙,偷渡到台灣來,宣揚民族大義,從事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地下組織。當時林爽文與劉升、陳泮、王芬及淡水的王作、林小文,諸羅的楊光勳、黃鍾、張烈、葉省、蔡福以及鳳山的莊大田、莊大韭等人均加入天地會。
天地會在台興起之後,林爽文等人藉助天地會之各地人力,從事抗清活動,尤其大里杙距離縣邑僅二十多里路程,所以彰化縣城成為首要設定攻擊之目標,影響範圍處涉及南北二路,尤其中部的大墩、斗六門、諸羅、彰化、塹城等,幾乎無處不到。
林爽文被推舉為盟主之後,曾經立號為順天,並以彰化縣署為盟主府,並分立其黨徒為官。林爽文攻打彰邑之城時,將種植了五十多年的彰化竹城,幾乎砍伐殆盡。前後多年的林爽文之民變,使建造數十年的彰化竹城也幾乎被林爽文破壞得已不成城。



 




陳周全之役擾民入彰城
陳周全本是賣糖營生的小販,由於交友甚廣,終於率眾起義。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彰化縣邑雖有多次閩粵及漳泉之爭,但都只是城裡族群間的隔閡,還並不危及城民。但1795年(乾隆六十年)三月,陳周全起事,首先攻陷鹿港,復攻彰化得逞,其勢不可一日。
在陳周全攻陷彰化城其間,曾佔住觀音亭(今民族路頭的開化寺),並攻打八卦山頭的鎮番亭,以彰化城及八卦山為根據地。之後,因為要攻打犁頭店巡檢署,而駐紮於柴坑仔庄,卻被田中央庄林姓庄民得知後,在深夜率領清廷的義民,反攻陳周全於柴坑仔庄。由於受到這次的突襲,陳周全難以反擊,最後潰軍紛紛四散撤離。然而,陳周全事件,再一次造成彰化縣城的一大創傷,直至陳周全被捕伏誅,彰化縣城才又稍復平息。


 

十九世紀初彰化竹城的重建
從大甲西社、林爽文之役以及陳周全事件,可以明顯的看出彰化街位處台灣的中樞之鈕、掌控南北二路的重要地位,加上先民開發很早,也因此造成了許多兵燹的重要根據地。
由於一再的民變侵擾,使得當時在彰邑城裡的群眾,安危難保、民不聊生,所以由當時閩浙總督方維甸,根據彰化縣的漳籍職員王松,以及泉州籍的林文濬和粵籍士民詹捷能等三十六人聯名呈請之後,摺奏修築城垣,並議請將原來之彰化竹城舊址,從七百七十八丈,將防禦範圍延展至山頂,以擴大防禦功能,使彰化縣城能和八卦山連成一體,並且共同守禦,才能夠居高臨下,環顧四方,堅守彰化城中之安危。
彰化縣城在閩浙總督方維甸呈請之後,終獲嘉慶皇帝的允可。於是在當時的縣令楊桂森的捐俸倡導下,邀集士民林文濬、王松等出資捐助,準備材料,招集工人,終於在1811年(嘉慶十六年),一切準備就緒,動工興建,這才是彰化磚城的創建開始。前後經過五年,遂於1815年(嘉慶二十年)告竣。


新城建造之後,接著於東門城外的八卦山上,興建了要寨,設立兵員守護。並將城垣外之四周,挖建濠溝,鞏固彰城。並於城的東方設「樂耕門」,西邊為「慶豐門」,北稱「共辰門」,南為「宣平門」,且在各門建造城樓,做為防禦和控制。至此彰化縣城巍巍而立,足以捍衛民生。


磚城的修築,當時所使用的赤磚,堅硬如石,而灰泥也粘固如漆,所以在材料的使用上,可見其用心之處。碑記中曾詳列城牆周圍共有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城高一丈八尺,城的基礎厚度有一丈五尺,城牆上的寬度為一丈有四個城樓分布在東西南北各門,共設十二個砲台,城上之雉堞有七百八十三個,留有六個水洞。在城內東西徑為一里又十分之四,南北徑有一里又十分之三,由此可知城內幾為圓形。


王紹蘭在縣城碑記中,記載:「嘉蒸民之好義,用獎乃勞。爰記其事,抑古人有言曰:眾心成城,謂城成在心,得心斯得城也,又曰民保干城,城保于德,謂保民在城,保城先在德也,然則守斯土者,可不自脩厥德。實獲眾心,保城保民。彰聖天子丕冒海隅之化歟。是役也,董其事者,東門則軍功四品職銜林文濬;南門則拔貢生王雲鼎;西門則軍功四品職銜陳大用,捐訓導羅桂芳,貢生蘇雲從,監生詹捷能、武生廖興邦;北門則捐職\州同加二級五品職銜賴應光義得。附書出貲姓名,具刻碑陰,以表其樂勸之誠云爾。」由此碑記,可看出民間團結的凝聚力量,不分閩粵、不分漳泉,捐棄己私,共建彰化古城,表現了族群間,自發性的大團結,為彰化的族群融合立下典範。




1832年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城示意圖
資料來源:引用自《彰化縣志》
 

消失的彰化城
依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收藏資料顯示,先是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10月20日,彰化廳長須田綱鑑陳報為了興建彰化、鹿港間的道路,要拆毀部分城牆,拆下的舊磚、石材則全用於彰化、鹿港間三處橋樑工程上。總督府在1902年十二月二日正式給予認可。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5月20日須田廳長報請准予拆除西門城樓房屋,原因是樓屋木材腐朽,有安全上之顧慮。一直到1903年9月3日,總督府才准予拆除,原因是出在考量該城牆是官民共有,官方是否有處分之權,而且還附帶有城工租問題之故。總督府內意見認為城壁附屬於地方應屬恰當,故才准依彰化廳長所請辦理。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11月4日,須田廳長報告為了拓寬道路以及建設臨時下水道等,需要遷移家屋及修建諸費用,經費支出上有所困難若是臨時下水道設施,利用城牆古磚,以少許經費即可完成。日後漸次建正式下水道,若也利用這些古城牆之磚,也可節省經費。而且彰化城牆在下雨之時皆會遭到破壞,每次須付出修繕經費,欲維持現狀實須多額經費,故擬請准予先從城牆毀損處取所需古磚,漸次使用之,亦即要毀掉整個彰化城牆,取用築城古磚作為建材。對此總督府在1903年11月26日即發文認可。
彰化舊城歷經這三次工程及安全考量等因素,於二十世紀初期終於漸次被全數拆除了。


 

彰化舊城十七處遺址推論
依據古文獻上的舊地名記載,將彰化古城的範圍對照到現今巷弄的街道圖上,可推演出早期清朝巷弄延續至今的痕跡與其分布;今日彰化舊市區境內主要以和平路、中華路及民族路所切割形成,恰巧對應到古時候的北門街、大西門街、東門街與南街等,其餘的次要巷道分別述說如下,總計有17處遺址可與今日都市發展軌跡做一比對。


1.北門街
完整的「北門街」的路段是南自三角公園(今日開化寺西側地帶)起,經長樂街向北至中正路口間的和平路段(洪敏麟,1984:228),清代時為彰化縣城內往北的重要街道,今日所見的昔「北門街」大道主要是日治時代拓寬清代彰化縣城內的「北門街」而成。
2.大西門街
完整的「大西門街」的路段是東自三角公園(今日開化寺西側地帶)起,西至中正路口間的中華路段(洪敏麟,1984:228),清代時為彰化縣城內西方、通往鹿港的重要街道,今日所見的昔「大西門街」大道主要是日治時代拓寬清代彰化縣城內的「大西門街」而成。
3.東門街
完整的「東門街」路段是西自三角公園(今日開化寺西側地帶)起,東至中山路口間的中華路段(洪敏麟,1984:228),清代時為彰化縣城內東方的重要街道,直通至縣城東門口(東門-樂耕門址,在今中華路與中山路交會處);今日所見的昔「東門街」大道主要是日治時代拓寬彰化縣城內的「東門街」而成。
4.南街
完整的「南街」的路段是從今日觀音亭(開化寺)前(中華路與民族路的交叉口)起,至華山路口間的民族路段(洪敏麟,1984:228),清代時為彰化縣城內南方的主要街道,今日所見的昔「南街」大道主要是日治時代拓寬清代彰化縣城內的「南街」而成。
5.城隍廟巷
從中華路73巷入,至太平街出(洪敏麟,1984:228),今日的民生路129巷,彰化縣城隍廟即位於此。
6.賜福巷
原稱「四爺巷」,今中華路111巷,從中華路入、至太平街出(洪敏麟,1984:228),居於成功路與民族路之間,為清代縣署中官員所居之地。
7.文書巷
今永樂街23巷,從永樂街入、至民生路出;昔日位於彰化縣城內。
8.新店巷
今從華山路92巷至成功路20號,昔為主要商街(洪敏麟,1984:228)(阮旭初,2000:5-5);昔日位於彰化縣城內。
9.南門口街
從昔彰化縣城南門(宣平門,今成功路近華山路處)以南至番社一帶,由於地當南往員林地區之交通要地,至清道光年間南門口區已發展成街肆,稱為「南門街口」。(洪敏麟,1984:230)(彰化市志,1997:16)
10.城腳尾
位在華山路以北至菜市街二段兩側間的地域,往昔在西南段城垣之內側下而得名;今日之華山路即是拆除彰化古城而所築的。(洪敏麟,1984:243)
11.竹頭腳
位於彰化縣城之西南隅,往昔這一帶有池塘、且為竹林茂生之地,居民在砍伐竹林留下根莖之地築屋,故得稱。今境內已成為工商業地帶,彰化市魚市場位於此地內。
12.小西街
今和平路巷至陳稜路194巷間,位於彰化縣城內、鄰近縣城西門,昔為萬商雲集,布匹、成衣批發店聚集之商店街(洪敏麟,1984:228);但今因巷道過小,不合現代交通需求,商業已沒落,商圈轉移至附近新闢之大道-中正路與三民路上。
13.總爺街
完整的「總爺街」是今成功路由中正路至中華路之間的路段,為清代武官所居住之地。(彰化市志,1997:14)
14.城中街
位於陳稜路和中華路之間,為清代彰化縣署所在地。(阮旭初,2000:5-4)
15.天公壇巷
今民生路210巷,有創建於清乾隆28年(1763)、奉祀玉皇大帝之「元清觀」(俗稱「天公壇」)之故而得名。(洪敏麟,1984:240)
16.小東門外四汛
今民生路230巷至永福街68巷,由於清代曾在此設外四汛,因而得名。按:清代綠營兵,區分為鎮、協、營、汛、塘等單位。彰化縣城內設有「城內汛」與「外四汛」;「外四汛」統歸撥派防兵守塘之軍事衙門,計帶管大肚沙轆、寓?頭三塘及兵房十六間。(洪敏麟,1984:242)
17.中街(仔)
今中正路自民生路至永安街間之路段,由北門口街向東北東方向伸展至市仔尾街相當長,中街仔適在街區之中段而得名(洪敏麟,1984:230)(彰化市志,1997:15)。
圖(一)為彰化古城現今巷弄圖;圖(二)為清領時期彰化古城街道巷弄位置圖;圖(三)為彰化市區改正圖。





圖(一)彰化古城現今巷弄街道圖
資料來源:引用自《彰化市古城老街道風華再現城市譜記 都市空間文本導讀篇》,頁2-2:2004年。


 


圖(二)清領時期彰化古城街道巷弄位置圖
資料來源:引用自《彰化市古城老街道風華再現城市譜記 都市空間文本導讀篇》,頁2-3:2004年。
 


圖(三)彰化市區改正圖
資料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