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13年(1874)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奉命來台督辦防務,抵琅嶠(今恆春半島一帶)時,地方士紳向沈葆楨建議:「琅嶠地勢險要,可為縣治。」沈氏在四處勘察後亦有同感,乃奏請設縣,並築城以守。其後,又有感於當地氣候四季如春,故改名為「恆春」。


 








昔日的恆春東門
昔日的恆春東門


  恆春城的規劃者為通曉風水的台灣道劉璈,他以猴洞山為龍脈,以西屏山、龍巒山、虎頭山為基準,找出青龍、朱雀、白虎及玄武各方位,開設四門。於光緒元年(1875)動工興建,城牆牆垣以石灰土構築,上部砌以紅磚。東、西、南、北四門門基為石造,上有磚砌城樓。每門設砲台乙座,城外挖有護城濠,至光緒5年5月2日竣工。


  西元1908年,恆春遭大颱風侵襲,大部分的城樓與城門都被摧毀。民國34年1月,時為二次大戰末期,盟軍飛機空襲台灣,數百公尺城牆毀於戰火。而民國48年在大地震的肆虐下,多災多難的恆春城只剩斷垣殘壁了。


 


民國52年,由於修築道路之故,僅剩的城牆又遭拆毀大半,今日尚保存完整的城牆僅東門旁,及沿恆春國小至北門的一段而已。而城門部份,民國68年屏東縣政府在交通部觀光局的補助之下,首先將南門加以整修,重建單簷歇山式的城樓及軒亭於城上。東門隨後亦於民國72年開始整建,用現代的建材再度打造出昔日的面貌。













今日的恆春東門
今日的恆春東門







今日的恆春南門
今日的恆春南門












昔日的恆春西門
昔日的恆春西門







今日的恆春西門
今日的恆春西門






東門的城樓與軒亭
東門的城樓與軒亭
  目前西門、北門之原砲台與城樓已不存在,只剩城座立於交通要道之上,南門則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至於東門不但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前方亦有一個軒亭。軒亭為恆春城之特色,其功用為遮擋烈日與暴風雨。另城樓與城牆連接處之斜道、城牆上的雉堞及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城牆後方還有一座踏道,可藉此登上城門。











今日的恆春北門
今日的恆春北門







昔日的恆春北門
昔日的恆春北門








今日的猴洞山
今日的猴洞山

  來到恆春城,四座城門已是觀光焦點。昔日被視為龍脈的猴洞山,只不過是一塊巨大的珊瑚礁石,在長年的風化下已呈現坑坑洞洞的外觀。儘管恆春城被視為全台大致保有原形制與規模的古城,但是在整修的過程中,因設計失誤、建材使用不當,四座城門竟從一級古蹟被降為二級古蹟,實在令人扼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