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麗君、羅大佑、費翔、齊秦、蔡琴、費玉清,以至周傑倫,蔡依林、S.H.E.,30年來這些台灣歌手伴隨著大陸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成長,對大陸社會的影響不曾間斷,並深入他們的生活、心靈中。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大陸開始走向改革開放,鄧麗君的歌聲飄過台灣海峽,穿透鐵幕,在經歷文革創傷並百廢待舉的大陸迅速流行。當時的文革樣板歌曲打動不了人心,鄧麗君婉轉甜美的歌聲及一首首訴說愛情、親情、思鄉的歌曲,才能喚起大陸人心中失去已久的自然情感。


  盡管鄧麗君的歌聲被官方定性為“靡靡之音”,進而遭到抵制,但實際上“門從來沒有關上過”,官方的禁令甚至進一步助長了鄧麗君歌曲的流行。八十年代起,鄧麗君的歌曲已傳遍大陸各地,烙印在數億人的內心深處。


  有大陸記者形容,鄧麗君的歌聲對大陸的影響如同一場“聽覺的革命”。有大陸樂評人認為,“在那段水深火熱的歲月裏,鄧麗君的歌擔負了一種極特殊的工作,那就是用柔軟真摯的歌聲去解凍虛脫僵死的現實。”


八十年代前半期,以羅大佑及校園民歌為代表的流行歌曲傳進大陸,深深打動年輕學子的心靈。


  羅大佑的“童年”是大陸歌手在八十年代中期首先唱紅,這是羅大佑發行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歌,這張唱片中的《鹿港小鎮》、《光陰的故事》等歌曲也透過其它管道傳到大陸。


  在“鹿港小鎮”一曲中,“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羅大佑探討台灣經濟起飛後發生社會劇烈變遷的問題,這首歌傳唱不久後,大陸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也隨之興起。


  另外,2005年羅大佑的《現象72變》被認為“表現出20世紀80、90年代,海峽兩岸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因此被收錄進大陸“大學語文”詩歌篇。
 


  台灣校園民歌也是由大陸歌手翻唱而開始流行,校園民歌比起鄧麗君的“靡靡之音”,風格更清新,歌詞更質樸,包括《蘭花草》、《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灣》等歌曲傳遍大江南北,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歌曲讓大陸年輕人對《自由浪漫》的台灣產生憧憬。


  費翔是第一位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台灣歌手,當時他演唱了《故鄉的雲》和《冬天裏的一把火》兩首歌曲,在1987年的央視春晚上,費翔的勁歌熱舞迅速征服了億萬的大陸觀眾。


費翔旋風席卷全大陸,此後3年費翔在大陸發行了“跨越四海的歌聲”等5張專輯,張張熱賣,總銷售量達到2000萬張。1989年費翔在北京、上海、成都、沈陽等12個城市舉辦63場巡回演場會,場場爆滿,他所締造的佳績至今仍無人能及,同時開啟了大陸的“追星”文化。
 


  就在費翔上春晚的當年,蔣經國宣布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從此,央視春晚每年都會請“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推薦台灣歌手上節目表演。


  在台灣歌手和流行音樂走紅大陸的程序中,從1984年起正式登場的央視春晚,對於傳播台灣流行文化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許多大陸民眾至今耳熟能詳的台灣歌手,包括蔡琴、潘安邦、姜育恆、潘美辰、齊秦、孟庭葦等,都曾在央視春晚上亮相,更多台灣流行歌曲也在春晚首唱後,從此唱遍大陸各地,曆久不墜。


  近年來,春晚還陸續邀請過張惠妹、周傑倫、蔡依林、陶喆、S.H.E等新一代台灣人氣歌手登台表演,台灣流行文化源源不絕的傳進大陸,潛移默化大陸民心。


  關注大陸流行文化發展的大陸記者吳亞明說,每一個年代的歌曲都有不同特點,以適合民眾不同層面的需求。周傑倫的歌曲適合現代社會節奏變化快速的特點,但也有一些回歸傳統的歌詞,例如《外婆》、《葉美惠》等歌曲,回歸中國人的禮儀傳統,契合現代人內心中被壓抑的渴求,周傑倫因此紅遍兩岸。


  吳亞明還說,“女兒很喜歡周傑倫,每次周傑倫在北京開演唱會,一家3口都買最貴的票,周傑倫的盤片(DVD)我都有,都是從台灣買,原汁原味,女兒班上的同學都很羨慕。”


  數十年來,大部分大陸民眾是透過聲音、文字或影像來認識台灣,《高山青》中阿裏山的姑娘、羅大佑寫的《鹿港小鎮》、蔡琴唱的《綠島小夜曲》、潘安邦唱的《外婆的澎湖灣》,還有出現在流行歌曲和通俗文學中似曾相識的街道,這些融入個人情感經驗的記憶,形成大陸民眾想象中的台灣文化景觀。


  吳亞明說,不光是台灣歌曲影響大陸,大陸藝文界都受到台灣的影響,包括制作、藝人培養、傳播、歌曲創作等,台灣都發展出一種藝文模式,然後被大陸復制,兩岸“到目前為止還是在這個程序中,大陸還沒有超越台灣。”


  從鄧麗君到周傑倫,台灣歌曲歷經30年的傳唱,不僅撫慰了一代又一代大陸人的心靈,也透過這種無形的影響力,將台灣流行文化散播到大陸每個角落,也難怪知名的台灣文化人南方朔說,流行歌曲10多年來早已“統一兩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