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鄰港邊,依山而建的中正公園是基隆最為人所熟之的風景區。山頂上巨大的觀音佛像儼然成了進港船泊的地標,笑口常開的彌勒佛歡迎每一位造訪的遊客。由於交通便利,由信二路拾階而上,即有兩道綠蔭相伴而行,忠烈祠、步道、運動場、佛教圖書館、最新完工的活水會館等設施,為民眾提供假日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高矗輝煌的主普壇建築,是基隆港中元祭的主祭場所。觀海亭可以眺望港區,觀看傳船來船往,亦可欣賞晨昏海景。


中正公園的正門入口為一中國式牌樓上書「華嚴法界」,前方左右兩側還有兩尊白象雕像



步行而上,首先看一尊笑容滿溢的大彌勒佛,大彌勒佛身上還塑有五、六個小童在祂身上嬉戲,彌勒佛頭頂停滿鴿子



長壽樓內有大鐘可敲響祈福



一尊高達22.5公尺的純白觀世音菩薩像為基隆市的地標之一。觀音大佛像,於民國58年落成,佛身內部設五層樓階梯,至第五層有小視窗可鳥瞰基隆市景與港區風光,視野遼闊。



前方左右兩側還有兩隻金獅護衛



周圍更立了十八羅漢像,每尊表情、動作都不一樣,十分生動,相當有趣



公園內還有一個主普壇,就是基隆地區中元節舉行祭典及普渡的地方,每到中元普渡,這裡就變成一片人海,有人為祭祀而來,但也有許多觀光客來此體驗基隆人普渡盛況。


中正公園園裡的「梅園」,有一座英製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從白米甕砲台移來、1887年英國製8吋鋼砲,只要是到過中正公園的人絕對不會忘記,這座大砲是在白米甕砲台僅留下的一座大砲,雖然它失去了戰略的舞台,但是仍顯得英勇威武。



在到達砲台的路上,還會經過幾處公園,擺了一些國軍退役下來的戰車及戰機等等,基隆市府算是有在維護,看上去都還蠻新的。



 



 




 




 




 




國家一級古蹟的基隆市二沙灣砲台,又名「海門天險」,採用傳統中國城門築法,依山而建,氣勢雄偉;中英鴉片戰爭,清軍為防英軍入侵台灣,依地形在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之後砲台被毀,現今所見是由劉銘傳所建。砲台內有東砲台、北砲台區、古井、營盤區及城垣等。



二沙灣砲台歷史沿革


二沙灣砲台位於基隆港東岸,是一個抱山式砲台,一九七九年,基隆市政府規劃整修,並於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訂為國定一級古蹟。全砲台區可區分為東砲台區、北砲台區、古井、古墓區、通道階梯、營盤區、大城門、城垣、下山步道等。東、北砲台區在劉銘傳時代原有八座砲,可防守基隆內、外港。

清道光二十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意圖入侵台灣,當時台灣道姚瑩以基隆港口寬深,乃根據地形,在境內正對港口的二沙灣山上建造砲台,築大小砲墩八座,砲台城門上懸有「海門天險」石刻方匾,並派兵駐守。現在的二沙灣砲台,根據記載是一八八四年,劉銘傳帶領「銘軍」抵達基隆,第二天法艦就跟蹤而來,雙方在基隆大沙灣展開激烈砲戰。一千餘官兵在劉銘傳率領下擊退法軍,今天列為一級古蹟的基隆二沙灣砲台,便是當年劉銘傳所建。

劉銘傳初到基隆督戰,採用在隱蔽的大沙灣與二沙灣之間的山崗上建造海口防禦砲台,附近港域內的船隻動靜一目了然,又有天然的地形地物可掩護砲壘,與位於外海口門的社寮、白米甕構成鐵三角防禦網。而海門天險屬於「高地砲台」中的「抱山式砲台」,兩砲台區 建在地勢較高的臨海山頭,營盤設計在背海面地勢較低之處,海上來犯敵艦的砲彈只會打到山崗向海的一面,或越過山頭落到谷底,很難擊中營區。

當年,英國艦隊遠征中國,清軍戰敗,英國開口割讓香港,但清廷未允,英軍決定在中國近海建立軍事基地,於是看上台灣,以取得制海權與補給。為此,清廷派姚瑩來台灣基隆建砲台,以阻止英軍攻擊。英人開到基隆外海要求補給燃料(煤)、食物與水。但姚瑩不肯 ,英軍就攻擊基隆,終被姚瑩擊退。一八七五年,清廷正式將基隆定名,取其「基地昌隆」之意。



二沙灣砲台另一仿古移動式前膛鑄鐵山砲是仿嘉慶年間的贗品,此砲內徑十二公分,砲身亦有三層套箍,有砲耳、門眼、砲鈕,砲尾為尖錐形,也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陽鑄銘文則寫著:「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 大砲一位 重壹千五佰觔」。



「東砲台區」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砲座約成方形、子牆約成ㄇ字型,以洋水泥砌成,主要功能在於掩護砲座內之兵員與裝備。



砲基大致呈半圓形,為砲架置放處,以鐵水泥攙小石頭「逐層封築」而成,面積較大的砲基上置有一仿製美式阿姆斯壯十二吋前膛砲。



北砲座在靠海岸的崖頂上,配八吋徑阿姆斯脫朗砲二座



營盤區目前只存壁體的殘蹟,但仍可看到其規模,營舍牆壁採用砂岩人字砌而成,營舍開口均朝向中央,以便迅速地到達砲位。



「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砲台設計為可轉動式的砲台,可同時防禦外港及內港,原本是六吋砲,目前放置了一門克魯伯仿古小砲。



「彈藥庫」牆壁以石條用水泥砌成,入口處設置有橫向檔牆作為屏障,以避免流彈或萬一發生彈藥爆炸時,可以有效降低損傷。



砲盤前方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砲身有陽鑄銘文,說明鑄造年代。



 



「海門天險」城門為中國城牆造型,以石塊堆砌而成,是砲台的出入口,原本面臨深淵,後被整理古蹟清出的砂石堆積成一個平台。



砲台營門由石條砌成,中央砌成圓拱形的城門洞,但洞內中央用石條舖砌成平頂形式,作為門扇開閉的空間,可惜門扇早已不見。



由於營門具有標示與象徵的作用,因此在門洞上方崁入一塊石匾,並題〈海門天險〉,以強調其地位之險要並壯大聲勢。



「城」的功用在於保護城內軍民,是敵人進犯時的兩軍對決之處,城門、城牆的設計必須考慮到軍事用途。但是二沙灣砲台是一座砲台,而非真正的「城」,與敵人的主要戰線在海上,敵人會從城門進攻的可能性相當低,在此城牆的主要功能應是做為圍牆之用,之所以 會建成「城」的形式,用意應有兩點,就是氣勢非凡及承襲原貌。



城牆上用石塊疊砌而成的突出物稱為「堞」。為使兵員易於隱蔽並可改變射角,將「堞」設計為外寬內窄,俯瞰猶如雉尾,故稱為雉堞。城牆內雉堞前的走道稱為「馬道」,古時將領騎馬巡視戰況的通道,二沙灣砲台的城牆短,毋須騎馬巡視 ,馬道用於堅固城牆,或可供射手蹲射之用。



砲台營盤遺址 位於大階梯下方兩側之遺跡為官兵的居住空間,中間空地為練兵場,而右方的營盤區,可能為廚房、茅廁、馬房等附屬空間所在。



大階梯部分,營舍有小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為提高,但是到砲區的距離也相對的提高,為了使士兵們能快速且幾乎同一時間就戰鬥位置,階梯做得相當寬闊。由於斜度大,階面小,上階容易,下階難



在北砲台區通往營盤區的路邊,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是基隆五大砲台中唯一的地下水井。



古墓是位於東砲台區的山邊,共三座,以前是埋葬清代光緒年間駐防兵勇的遺骸,墓碑隱約可見河南、銘字中軍等字樣,可見是劉銘傳的部將。墓碑碑文陰刻字體豪放,據說是以配劍刻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