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早的油氣礦區,位於苗栗縣公館鄉,是世界最老、持續生產最久的油礦區之一。出磺坑油氣的發現,根據《淡水廳誌》記載,該地先民在後龍溪畔發現浮油,舀取作為點燈之用,稱為「地油」或「硫磺油」,該地因此名硫磺窟。古苗栗八景之一的「磺窟響泉」就在該地。出磺坑礦區第一口井開掘於1861年(咸豐11年),苗栗理番通事邱苟在後龍溪牛鬥口南岸山麓附近,在露出地表的出磺坑層中挖井3-10公尺,汲取湧出之石油,日採原油2-3加侖,該井真正位置不可考,這可能是臺灣第一口油井,比1859年美國人德拉克(Edwin Drake)在賓夕法尼亞州挖掘世界第一口油井,只晚了2年。
出磺坑礦區在地質上座落於背斜的構造高區,適合儲存油氣,地層是在中新世早期形成,年代約1800萬-2000萬年前。中央部位最高,兩翼前後向外傾斜,多數油氣存在於深度500-3500公尺地層中,共有15層左右的儲油氣藏。背斜構造的兩翼是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互層組成。構造高區出露的地層為出磺坑層,目前生產油氣是深處的碧靈頁岩、木山層與五指山層的砂岩。


出磺坑礦區的油氣是蓬萊運動的產物,約600萬年前,竹苗地區原本沉積數千公尺的水平地層,受到菲律賓海板塊擠壓褶皺拱起,在出磺坑形成理想的油氣封閉背斜構造。之後周遭富含煤質或油母質的深部地層因深埋而成熟生成以天然氣為主的石油,並往高處運移,部分油氣逐漸匯入出磺坑背斜中各砂岩層中,因砂岩上面覆蓋厚層頁岩,油氣運移受阻而停棲在今日的各油氣層中。


1877年(光緒3年)清政府正式在臺灣成立油礦局,並購進美國鑽機一套,鑿井120公尺,是臺灣第一口頓鑽井,俗稱「苗1井」,每天生產1500斤油,為臺灣油礦業的開始。清廷經營臺灣石油共約15年,成效不彰。日治時期開始有系統在出磺坑及鄰近地區進行探勘,共鑽探98口井,其中78口井有油氣生產,累計產量117萬桶石油及4650萬立方公尺天然氣,其中約半數油氣井位於出磺坑礦區。臺灣油礦開發陳列館附近之「出磺坑第一號井」紀念碑,即位於日人開掘的第一口油井遺址。


戰後成立的「臺灣油礦探勘處」(今臺灣油礦探勘總處)繼續經營本礦區。1952年於3500公尺深處發現6層氣層,1970年代成功開發出磺坑深部新油氣層,並將探勘範圍擴展至錦水、永和山、寶山、竹東、青草湖-崎頂等油氣田。出磺坑礦區開採已歷140年,累計產出300萬桶石油。而隨著探採技術日新月異,仍具開採的價值。出磺坑礦區有30口以上的井持續生產,每日產天然氣約200萬立方公尺,約占全臺灣地區產量的45%。


 


引用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3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