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月潭位處水沙連之軸心地帶,隸屬南投縣魚池鄉,位於台灣中央脊樑山脈的西麓地帶,處在山地與西部平原之間,亦即潭西為平地,潭東即是高山重疊的山地。日月潭大約居南投縣之中央地帶,位於東經120度55分,北緯23度52分,北方接埔里鎮,東北鄰仁愛鄉,東南為信義鄉,西南接水里鄉,西北方毗連國姓鄉。



 
日月潭附近的地形受褶曲、斷層及河川侵蝕等作用,致使境內山丘遍布,其間約羅佈13個大小懸殊的盆地,許多的急陡斜坡及崩塌地。境內盆地是屬埔里盆地群的主要分布區,以魚池盆地的面積為最大(21平方公里),僅日月潭(5.4平方公里)保持湖泊原貌,而魚池盆地周圍山峰,如過坑山(1331m)、大尖山(2016m)、水社大山(2120m)等屬埔里板岩山地,為烏溪支流南港溪的集水區,而日月潭以南的盆地如頭社(1.6平方公里)、銃櫃(0.7平方公里)等則屬濁水溪流域。


 



 


日月潭、頭社、魚池及埔里等地,原來均為湖泊,因為此地帶同為第三紀粘板岩層的陷沒地帶,也就是粘板岩層的斷層地帶,由於地殼的變動致不斷的褶曲及陷沒作用後,而形成大、小的盆地,然後蓄水,便形成了山間的湖沼。其蓄水的時期當在洪積世之同時,以後因日長月久於若干年代後,復經填充或決堤作用而乾涸,便又成了肥沃的盆地平原,如今頭社、魚池、埔里便是。其中日月潭被遺留在較高的位置,受盆地之切割作用和河川侵蝕最遲且最少,故仍能蓄存相當的水量,使之不致乾涸,同時又無外來的沙礫填充,並且尚有相當雨水量之流入,且流出之水量又極少,自然保存了日月潭的湖水。



 


日月潭為台灣第一大湖泊,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1821)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遊水裡社記〉文中,在其所著《蠡測彙抄》一書中載有此遊水裡社記云:「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幾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 。


 


其後隨著漢人移墾水沙連,以及歷代政府的治理,和騷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日月潭逐有許多稱呼,諸如水社大湖、水裡湖、水裡社潭、水社海仔、竹湖、龍潭、龍湖等,晚清時更有洋人傳教士來到日月潭,試圖向邵族人傳教,亦將日月潭賦名為Dragon Lake、Lake Candidius 、Nin-Isivatan Lake等名稱。


 


日月潭中有一島,是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paclan的居處,邵語稱為lalu,清代稱為珠嶼、珠仔嶼、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嶼等名稱。又有一說,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崙龍山,此二山恰好將lalu島銜在相對之中央,形如二龍戲珠之狀,故稱為珠嶼等名,清光緒來此的洋人,則有pearl islet(珍珠島)之稱呼,日治時期則稱玉島、水中島,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


 


民國88年「921大地震」後,南投縣政府將光華島正名為拉魯島(Lalu),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並且由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為邵族的祖靈島,於民國89年10月12日,藉由「千人植樹、千人護樹」活動,由邵族人種上最高祖靈居處的茄苳樹。


 


日月潭以南投縣日月潭為中心,北臨魚池鄉都市計劃界線,東至水社大山之山脊線為界,南側以台21線省道與水里鄉之都市計畫為界,總面積約為9,000公頃。區內含括原日月潭特定區之範圍及九族文化村、頭社社區、車埕、水社大山、集集大山、水里溪等據點。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涵蓋600公尺至2000公尺的山區,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由綿延的山脈、起伏的丘陵、蜿蜒的溪流和平坦的盆地所組成,其中盆地地形屬於「埔里盆地群」的一部份,由北到南分別是魚池盆地、日月潭盆地和頭社盆地,而日月潭則是埔里盆地群中唯一保留有水漾湖盆狀態的高山湖泊。


 


日月潭因地理位置正好在台灣的中心點,附近又有豐富的南投觀光帶與景點,因此不僅吸引了台灣各地遊客,更以其獨特的觀光資源與魅力,向國外遊客招手。


 


 傳說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因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尋溪源越鞍部而臨古老的水沙連內山,發現一泓碧水的日月潭,從此舉族遷居此洞天福地。


 


日月潭與魚池、頭社、埔里等地舊稱「水沙連」。邵族自古便聚居於此,清嘉慶、道光年間,大批漢人與平埔族群陸續入移墾殖,形成水沙連地區多種族的人文特色。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興建發電廠,引濁水溪的上游溪水注入日月潭,將水位提高,而成今之泱泱大湖;當時為了興建電廠所修築的道路,使日月潭一帶的交通大為便捷,連帶促成了日月潭觀光的蓬勃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


 


台灣光復後,日月潭附近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與文武廟等陸續興建或整修完成,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使日月潭地區從邵族原住民開墾生活之地、水力發電重鎮,成為遠近馳名的觀光旅遊勝地。



 


清光緒21年(1895、日本明治28年) 日清甲午戰爭 , 由於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揭開日人統治台灣的序幕。日人治台之初,經歷一段時日的武力鎮壓後,日人即推動殖民地的基礎建設,在國家權力及殖民地的政策之下,許多措施的推動,例如貨幣、度量衡的統一及土地、人口的調查登記,都給台灣的發展奠下基礎,其後日人更積極從事工商的基礎建設,同時也進行農業生產的變革 ,以追求資本市場的雛形,地處內山地帶的日月潭的發展亦深受影響。



 
經歷移居與整合的邵族人,除了頭社系統的邵族人移居到大平林外,依存在日月潭畔的邵族人,在日人治台之初,大部份的族人聚居於石印(Su'in)聚落。 珠仔嶼東方潭中有一長方形巨石突出水面,長有20公尺 、寬有15公尺,石上長滿綠草青苔,因形狀如印章,故稱之為石印,這就是石印化番社命名的由來 。


 


聚居在石印社的邵族人,保有氏族和部落組織形態,族人敬畏祖靈,服膺祖先遺訓,堅信祖靈信仰,並依四時之序 ,舉行播種祭、狩獵祭、收穫祭等歲時祭儀。而日月潭畔的廣闊園區,諸如lalu(珠仔嶼)、Baraawbaw(卜吉、北窟)、水社 、北旦、向山、等地,都是漢人的聚落,或是漢人建有零星的農宅,而日月潭畔大部份地區已被漢人開墾成一片片的阡陌農田,可以說被漢人開發殆盡。


 


殖民地政府為了發展糖業,在明治末期,即著手將水沙連地區傳統的糖廍,整合而成為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並在大正5、6年間(1916-1917)開設輕便車道,用以搬運砂糖和材料,此一輕便車道的開通,使得水沙連內山得以和西部地區相貫通,日月潭的綺麗風光早為人們所嚮往,有了輕便車之後,日月潭更成了台灣的知名遊覽名勝。


 


 相傳日人治台初期的明治年間,台灣總督府曾有以日月潭做為皇家土地的計劃,但後來沒有實施 。隨著日月潭成了旅遊勝景後,來此攬勝的日人官員和騷人墨客更是日愈增加,大正5年(1916)間,有一位叫伊藤的日人在潭邊建一豪宅,取名「涵碧樓」,大正6年和7年(1917-1918)間,日月潭地區遭到大地震的肆虐,而且餘震不斷,許多民宅和建築物都倒坍,由於涵碧樓的建築相當穩固,絲毫未受損壞,因而佳評不絕。其後涵碧樓成了達官顯要和商賈來到日月潭的渡假場所。



 


後來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興工,此一建物必需易地重建,伊藤一時苦無資金重建,乃由「台中州廳」接攘過來興築,以檜木為建材,蓋了一座二層的木造建築物,以作為招待所。大正12年(1923)東宮太子(後登基為日皇裕仁)來台灣時,準備遊日月潭時以作為住憩之用,於是建貴賓館八間,自此涵碧樓聲名大噪。昭和9年(1934),因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峻工,又於貴賓館右首增建二間,準備裕仁日皇之兄「梨本宮」來台遊日月潭時住宿之用。昭和15年(1940)貴賓館遭到火災,幾全部殃及,後獲得救息,火勢未得蔓延,才得保有涵碧樓的真面貌 。


 


清末時由於邵族遭到瘟疫的肆虐,為了避免疾病的感染,邵族人放棄了拉魯島,四處易居,島上的正心書院因為疏於維護因此倒塌下來而成了廢墟,最後竟然流落成為漢人的聚落和耕地。日人治台之後,於大正4年(1915) 間,日人在lalu島上(珠嶼)種植了二百株相思樹,一千五百株櫻花樹,數十株松樹 ,將lalu島(珠嶼)加以美化。



發電廠的興建


大正8年(1919)8月間,日人在既有的殖民基礎裡發展輕工業,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發電廠,當時適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一片蕭滌,因此要繼續興建日月潭的發電工事是一大挑戰,尤其在資金匱乏之下,日月潭的發電工事,不得不在興工三年半後而中途輟工,期間曾數度努力試圖復工,但皆因時運未濟而無法完成。


到了昭和4年(1929)春天,日本第56屆議會提議發行社債,以做為資金的籌措,並得到日本政府的保證。在昭和6年(1931)6月成立外債,籌措資金後,於是大興土木,將原來周長4公里,水面面積約5.75平方公里,容量為1.830萬立方公尺的日月潭,興建高30.3公尺之水社壩及10.08公尺之頭社壩,提高了日月潭的水位18.18公尺,即將原來潭面面積5.75平方公里,增為7.73平方公里。亦即湖面較原來增加1.35倍,而蓄水容量增加6.72倍,而達1.23億立方公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