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俗稱。相對於農曆二月初二的「頭牙」
  。見「尾迓」條。
 
【尾迓】
  迓,迎接。祭祀土地公稱為「做迓」。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做迓,故稱為「尾迓」。
  此日家家戶戶都以三牲祭拜土地公,各行業的老闆則藉此日宴請員工,
  感謝他們一年來的辛勤。亦作「尾牙」。


臺灣有個傳統習俗,每逢初二及十六日,生意人就會準備一些雞鴨魚肉鮮花素果來祭拜土地公,以求保佑。這些祭拜過後的菜肴,當然不能浪費,供自家人與員工來享用,也就是俗語所謂的「打打牙祭」,簡稱「作牙」。而一年中的第一個牙「頭牙」,是農曆的二月二日;最後一個牙,是十二月十六日,是為「尾牙」。


對於台灣人,其他什麼牙都不重要,只有「尾牙」最為特別,因為過了這個「牙」後,馬上就要過年了。即使是平時不作牙(拜土地公)的公司、行號、學校、政府機關,歲末年終,領導者亦會辦個尾牙,宴請下屬員工。「尾牙」也不全是好康,它也用來請人捲鋪蓋走路。就像俗語說:「吃頭牙燃嘴鬚,吃尾牙面憂憂。」在過去,如果老闆想要解雇不適任的員工,就在尾牙筵席上把雞頭對準那個人,暗示他過完年後,就不用再來上班了。


隨著時代進步,「尾牙」核心意義逐漸轉化,不再跟祭拜土地公有關。因為聰明有智慧的老闆皆明白一個公司的好壞、是否有「錢」途,實在跟土地公沒啥關係,反倒是跟員工有關。員工個個身懷十八般武藝,個個都對公司死忠,為主子賣命,公司哪裡會不興旺?因此拜土地公還不如來拜員工來得實際。


  
 
尾 牙 的 由 來
 
    傳說古代商場仲介稱為「牙郎」,商人在年終時會把賺得的部分利潤宴請牙郎,以示回饋,感謝「牙郎」帶來的財富也期待明年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又有一說:尾牙是民眾為感念守護土地,使人民豐衣足食的的土地公而舉行的的年終祭祀活動,台灣人每逢初二和十六都會祭拜土地公,這種祭拜儀式稱為「做牙」,一年中有好幾次「做牙」,農曆2月2日為土地公誕辰,祭祀活動稱為「頭牙」,爾後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祭祀,於是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
    在「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這就是尾牙的由來。過去,老闆請員工吃尾牙除了犒賞員工一年的辛苦外,對於一些表現不佳的員工老闆也會以暗示性的手法,告知員工被解僱。因為,老闆都會準備「白斬雞」這道菜餚,只要雞頭朝向誰,就表示那個人過完年後不必來上班了。不過,現在這種情形已經逐漸消失,而尾牙聚餐也變為員工們增進情感的一天,一年來的辛苦在此畫下句點,準備來年再衝刺、努力!後學所知道的就這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