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舊名『艋舺』,意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早年初期僅許多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於此,他們以一種叫『ManKa』的獨木舟為交通工具,循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現今大漢溪)、新店溪往來於山地和平地之間與漢人交易載運茶葉、蕃薯等作物,『 陳賴章』墾民至此見舟船雲集,因而命『艋舺』之名。


艋舺,又稱文甲,是臺灣最早的原住民聚集地平埔族凱達格蘭語「Vanka / Banka」,台北歷史上,三市街之一,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日治時,因「艋舺」以台語發音,與日語「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台語猶稱其「艋舺」。


沿革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之晉江、南安、惠安人士渡海來此地。後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清治時期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閩南人族群,一是泉州三邑人,二則泉州安溪移民,三為泉州同安移民,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龍山寺以凝聚團結;安溪人則建立清水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移民則在八甲庄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像。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拼」攻擊,協議燒毀而穿越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突襲同安移民,並將奉祀著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殘部,逼到了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治時期,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以後,艋舺港口卻因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依據台灣堡圖,艋舺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台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一般人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大排水溝的地段是下崁庄。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貴陽街的地段本屬艋舺,現代一般人卻視為「西門町」。


艋舺市街最早是從大溪口開始發展,大溪口就是現在貴陽街二段和環河南路二段交叉處的第一水門附近,後來因新莊河口淤積及『漳泉械鬥』、漳州和泉州的移民愈來愈多,便向東發展,因而形成一個小市街,這是台北最早的市街。當時原住民時常載地瓜來這裡和漢人交換貨物,久而久之貴陽街二段這部分便被稱為「蕃薯市」。


乾隆年間,艋舺靠著濱臨淡水河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日漸繁榮,也陸續興建了龍山寺(1738年)、青山宮(1746年)、清水祖師廟(1787年),從此以後本區居民的生活便以廟宇為中心,從事工商建設更促進艋舺地區的蓬勃發展。


道光、咸豐年間,艋舺已發展到極致,由大陸來的商船可經淡水河直達此地;陸上商業繁忙興盛漸成為台灣北部最大的都市,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占據台灣時,為慰藉日人思鄉情愁,將『艋舺』改名為『萬華』,從此『艋舺』成為歷史名詞,反而『萬華』之名沿用至今。


今日的萬華有許多特色的街與文化古蹟景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