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田福地,或稱竹塹社公館、采田宮,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新社裡,是臺灣原住民竹塹社祭祀祖先與祭祀福德正神的廳堂。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1876年重建,1987年重修。現為國家三級古蹟。“采田”二字是由“番”這個字拆解的,“福地”指的是“福德之地”,也就是土地公廟。所以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采田福地裡面供奉的是福德正神(土地公)。


為平埔族道卡斯人竹塹社七姓公廳,是全台唯一最具規模原住民祠堂,乾隆皇帝御賜「義勇可嘉」匾額,並建祠堂,命名為采田福地;是一三間起建築,燕尾昂揚,正廳凹壽式設計,中為祠堂,右邊為七姓公歷代祖先之牌位。


屋簷則為翹起式燕尾造型,廳堂中的木窗、石柱與石制香爐等都是珍貴的文物。中央採退縮的凹壽形成入口,正門為三關六扇門,中央實心板門彩繪加冠晉祿門神;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常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采田福地」四字。



道卡斯族竹塹社分布於竹塹埔,南至香山,北至竹塹溪一帶。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明鄭的鄭克塽軍隊北運軍餉,勞役社番,北番七社作亂,經平剿後,平埔番大多竄入內山,只有竹塹社歸降,聚居今新竹市一帶。雍正十一年(1733),竹塹栽竹為城,竹塹社奉諭遷往舊社,而在此期間竹塹社平埔族助清廷,屯守臺疆,屢建巨功,故受清廷分封土地,並分賜食邑采田,營建公室。乾隆十二年(1747),部分平埔族人遷入吧哩嘓(新埔),一部份則因苦於水患,於乾隆十四年(1749)遷往新社。


乾隆二十三年(1758),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諭令熟番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依各社所在,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案獅頭,右屏鳳鼻」之地,建築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館」,公館中供奉地神富媼。


光緒二年(1876),由土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賠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采田福地之名取「義取食租,番從采田」之義,取名為「采田福地」,希望後人不忘祖。


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廟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膩,建築形式也無太大差異。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為平埔族道卡斯竹塹社的七姓公廳,因主祀土地神(番王爺),故亦稱為「番仔伯公」,本古蹟可謂是平埔族竹塹社僅存的見證。


采田福地的背景可以從乾隆二十三年(西元1758年)說起,當時官府要求在地的竹塹社人
從衛、金、錢、廖、三、潘、黎七姓之中,各自選一字為姓、列名冊,就是現在的戶口名簿
後來改朝換代,在清康熙六十年間(西元1721年),朱一貴之亂波及竹塹城,七姓協助平亂有功
獲得乾隆御賜「義勇可嘉」匾額一面,並且興建祠堂,命名采田福地。



早年,采田福地視為七姓祖先祠堂,沒有開放給一般民眾祭拜,直到近代附近居民多了
祠堂也因為居民的信仰需求而開放,讓大家都能到此祈求福德正神的庇祐。 



乾隆二十五年(1760)公館落成時,乾隆皇帝御賜「特封 義勇可嘉」御匾,懸於廳堂內。中央供奉「番釐保障」地神富媼(番王爺),右側為祀七姓祖先牌位,神龕上懸掛御賜「特封 義勇可嘉」匾,突顯本建築的地位。 御賜匾額是仿刻的,真匾不知去向



廟內白灰牆壁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印象
兩側空間目前則作為祭祀公業辦公使用。



竹塹始祖匾額



平埔族壁畫



采田宮壁畫



新社采田公館記碑



縣定古蹟采田福地



祠堂旁有涼亭一座



竹塹社七姓log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