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以電腦模擬兩個月球撞擊結合的過程,由上到下分別為小月球受重力影響,朝大月球靠近;小月球撞擊後解體;小月球解體後,岩塊覆蓋在大月球半邊;僅存的月球表面兩側地貌明顯不同的態勢已經完成。


 


村上春樹小說《1Q84》用兩個月亮將1984與1Q84分開,製造出迷離的世界。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的天文學家認為,兩個月亮確實存在過,只是小月撞進大月,變成現在的一輪明月。

月球面向地球的一側相當平坦,背對地球的那一側卻有高山深谷,表層也比較厚,科學家對此現象提出的最新理論是:月亮曾有個小妹妹,在地球幼年的時候,兩個月亮一起照亮地表的夜晚,但二者最終「抱在一起」,月球離地球較遠一側的崎嶇地形,就是小月亮撞擊月球所形成。

月球的特點除了始終以同一側面對地球之外,還有她近地一側和另一側的地貌迥然不同。長久以來,科學家試圖找出此一現象的成因。最新的理論三日在「自然」期刊上發布。

據推論,兩個月球是在大約四十四億年前合而為一,當時地球尚無生命體出現。在那之前一億年,地球遭到一枚行星撞擊,掀起的物質形成兩個月球,一起繞行地球軌道,小的跟在大的後面,有如妹妹跟著姊姊。

大小兩個月球重量差二十五倍,在大月球的重力吸引下,小月球逐漸挨近。進行這項新研究的專家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的艾斯佛(Erik Asphaug)說,兩者註定要撞在一起,但相撞的速度相對來說「並不快」。因此,結果未出現隕石坑,而是小月球的岩塊散布在撞擊點的四周,彷彿一塊鮮奶油派砸在大月球的臉上。

說撞擊速度不快,但時速也超過八千公里,只是以星體相撞的速度來說算是最緩慢的。小月寬度達九百多公里,撞擊過程長達十分鐘。

與艾斯佛共同研究的瑞士伯恩大學專家朱齊說,他們出發點是要研究月球遠側地貌崎嶇的成因。艾斯佛注意到月球遠側像是多了一層東西,便與朱齊一同以電腦模擬星體相撞的可能性。

地球只有一顆衛星(月球)繞行,在太陽系眾行星當中很獨特。金星和水星沒有衛星,火星有兩顆,土星和木星各擁有六十多顆,就連已被降級的冥王星,都有四顆衛星。

普度大學的專家梅洛希表示,有關下一次月球無人探測任務的會議本周在麻省進行期間,這項新理論曾引起廣泛討論。梅洛希說,對於這項新理論,「我們找不出破綻。它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不對。」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前任助理署長史特恩說,這是個「很聰明的新構想」,但要藉測試來證明,難度很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