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大宅乃「閩南式」建築,與大陸陳埭的「進士宅」一模一樣,只是佔地面積稍大一些。一百多年來雖經過好幾次的修建,但是面目不改當年的古風貌。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一百多年的古厝,整棟房屋給震壞了。屋頂牆壁嚴重倒塌、柱子傾斜龜裂,危險重重而被列為「危險房屋」。早年被列為古蹟保存區,於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核定為「縣定古蹟」。後來由縣政府文化局主導,在民國九十二年三月十七日開工動土修復,經過兩年多的修繕,於民國九十四年八月三日重修落成。
 丁家大宅追逆自「王」家開始居住,到現在約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前面三間店舖共寬約15公尺,深度約70公尺,總面積約三百一十多坪。店舖為一進、二進開始構成四合院。經過「照廳」再過「深井」便是大廳,兩邊是廂房,共有十間。後面有兩個院子,出去還有一處小花圃景光。在鹿港整修中山路上,如此大宅第可以說獨有僅有,堪稱「丁家大宅」。



 



鹿港丁氏開台人,於清朝道光五年,攜年僅十三歲的四子克家公到台灣,在碼頭跑單,後來從販賣雜貨到經商,置屋(今中山路92、94、96號),經營「船頭行-貿易商」,與大陸沿海做買賣,堂號「協源」,就此後便在鹿港定居下來。據目前資料得知,丁氏族人應屬回族族民,當年樸實公攜子來台,為了「入風隨俗」就漢人拜佛登祖,延續至今。
 當年克家公育有七子三女,雨豕居人口暴滿。於是在五福街中段(當時稱「大街頂」今中山路130、132、134號)向王家買下瓦店三座(約是西元1880年),即今「丁家大宅」。經過修建後,七位兄弟抽籤決定,由三房、五房和六房搬到新居,稱謂「新協源」。原住家稱「舊協源」。
 日據時代,日本人佔據台灣時把五福街(今中山路)拓寬,前面改為洋式二樓,丁氏前面仍然擁有三個店面。後來在日據時代末期,三房因生活之方便,將權屬頂讓給六房而搬至清水,所以目前丁家大宅權屬五房、六房所有。
 丁家六房二十世祖 壽泉(醴澄)公,賜進士出身,同知銜,誥封廣東即用知縣。後來回台灣掌教白沙書院,是故「丁家大宅」、「新協源」亦稱「進士宅」。丁進士宅興建於光緒年間,是鹿港碩果僅存的進士第,當時興建材料均是從大陸載運花崗石板、 杉木、磚瓦等建材而成,迄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鹿港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弄中,有著以120個酒甕所堆砌而成的甕牆,為目前遺留下最龐大的甕牆古蹟。早期富貴人家將空的酒甕當做建材,不僅可物盡其用,還提升圍牆裝飾的美觀程度。關於甕牆的酒甕流傳有兩個說法,一是因早期鹿港的海上貿易相當頻繁,船隻以酒甕與杉木來壓艙,保持船隻在航海過程中的穩定性;二是古代家庭中若有嬰孩誕生,就會將紹興酒埋入地底,若是兒子長大後高中及第,便以紹興宴客,稱為「狀元紅」,若為女兒則稱為「女兒紅」,將之作為陪嫁的物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後山里金門街54號的鹿港金門館,為彰化縣縣定古蹟,興建於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由金門協台水師官兵和金門移民所建,主祀蘇府永盛王爺,為木造廟宇建築,古色古香、引人懷悠。



金門館前身為金門人士許樂三住所,在乾隆51年(西元1786年)之前就已存在,隔年福康安率軍平林爽文亂時,曾充為辦公處。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安平水師移駐鹿港,其中有來自金門鎮之官兵,而金門人平日信奉蘇府王爺,官兵對王爺的信奉尤其謹慎,有神必有館,因此嘉慶10年(西元1805年)許樂三遺命其子,結合眾人的力量對其屋進行整修,命名為「浯江館」(浯江為金門別稱) ,作為金門人在鹿港的同鄉會館兼廟宇。經歷22年之後,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溫兆鳳擔任鹿港游擊,看到金門館廟宇殘圯,就想加以重修,但未及實行,就調陞艋舺參將。直到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劉光彩接任鹿港游擊,才倡議改舊更新,總計募得軍民的捐銀共七百四十員。重建工程於十二年開始,十四年竣工,總共花費銀二千六百員。其中不足之數一千八百六十員,則全由劉光彩獨立支付。劉光彩獻「過化存神」匾,並撰「重建漕江館碑記」,以考創館之始末,並記錄誌重建的經過。由進士鄭用錫等立石。此外,尚有一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的「重建浯江館碑記」,是研究金門館歷史的第一手史料。而日治時期進行過二次整修。戰後,於民國64年(西元1975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建,陸續修復正殿、廟房及前殿等。民國89年(西元2000年)9月1日,彰化縣政府將之列為縣定古蹟。為「浯江思鄉」十二勝之一。





 



 



 



 



金門館之所以稱為「館」而不稱為「寺」或「宮」,是因為這是棟兼具金門通鄉會館的功能,在台灣現有的廟宇中,是非常特殊的例子。因此,建築也因應這兩種不同功能而設計,別具一格。
金門館除了具有祭祀空間之外,最特別的事,還具備同鄉會館的功能,提供異地同鄉社交聚會和住宿的場所。
金門館為兩殿兩護龍式建築,前殿為硬山式,燕尾翹脊,樸拙莊嚴。天井中有巨樹,老幹盤鬱,枝葉繁茂,沖淡了廟宇莊嚴的氣氛,是同鄉社交的核心場所。廟門的三川殿,沒有一般廟宇貫有的龍柱及華麗的裝飾,整體造型近似民宅,反映出會館平易近人的性格。三川殿內左右兩旁的隔間,和正殿兩側的廂房,正是供同鄉休息及住宿的場所。拜殿和正殿則是主要用來祭祀的空間,也是整館的精神中心。館中重要文物為:門額上的匾「金門館」,及由開臺進士鄭用錫等人所立的「重建浯江館」碑記,此外,三川殿內的舊壁畫,乃是將原殘存壁畫依原貌慢慢拼貼而成,深具歷史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